浦东新区多措并举 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

产生日期:2012-06-05 01:35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资”管理工作,通过完善制度、清产核资、强化监管、机制创新等多项举措,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组织体系化、制度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监督多元化、产权明晰化。截至2011年底,浦东新区共有24个镇、374个村;农村集体三级净资产140亿元,其中:镇级81亿元、村级55亿元、队级4亿元,比上年133亿元,增长5%;村级集体年度可支配收入12.17亿元,村均325万元。其主要做法有:

    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保障。浦东新区“三资”管理的体制完善既注重垂直层面上的统一性,又注重不同层面管理主体的合法合规。区层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大事项和工作进行决策研究和部署。镇层面,建立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成立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全面负责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村层面,逐步建立、完善“一支部两委”(即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资产管委会)的村级管理架构,建立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制度和村民民主理财制度。

    二、夯实管理基础,保证运行安全。浦东新区在明确集体“三资”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三资”清理、界定和规范管理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组织各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的存量、结构、发布和运用效益情况,做到实事求是、步骤统一、程序到位、规范调账。同时在清查基础上实行严格的财务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全面推进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从2007年起开展创建,至2010年各村基本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其中曹路镇东海村和周浦镇旗杆村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目前各村的费用支出统一使用区印发的“费用报销单”,民主理财工作情况统一登记在区印发的“民主理财记录簿”,会计核算统一按照区印发的“会计科目表”规范核算。三是有序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记账工作。按照“四权”不变原则、尊重民意原则、独立核算原则开展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已有20个镇已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记账工作,目前全力推进其余4个镇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要求在镇财经事务中心内设立会计委托代理结算服务站,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委托记账管理模式。四是规范撤制村队集体资产处置工作。在南汇划入浦东以后,针对农龄起算时点在执行政策方面的差异,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强调政策执行严格和程序操作规范,重新制定《浦东新区撤制村、队(组)集体资产处置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撤制村队集体资产处置操作流程。

    三、探索改革创新,激发“三资”活力。浦东新区有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撤村改制和不撤村改制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等两种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如横桥社区股份合作社平均每人持股20股,每股2240元,人均年分红达1800元左右。二是体制创新成效明显。如新卫、横桥、石门社区股份合作社都依法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成立法定的市场主体,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农民群众放心。三是示范推广意义明显。两种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为面上其他各村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有效激活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的活力。

    四、提升管理手段,强化平台建设。浦东新区按照市纪委、市农委以“制度+科技”的形式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度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功能分为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报表管理、合同管理、“三资”预警、“三资”公开、领导查询等八大模块。目前新区已基本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递、查询和监控,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安全管理和健康运行。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