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季度上海主要农产品行情分析报告

产生日期:2021-01-11 09:30      来源: 上海市农科院信息所

一、蔬菜价格环比跌幅明显,后期菜价将有上涨空间

据上海37个生产者价格监测点数据,四季度蔬菜田头季均价2.44元/公斤,环比跌22.29%、同比涨19.02%。其中,青菜季均田头价1.62元/公斤,环比跌41.52%、同比涨32.79%。据上海地区五大批发市场[5个批发市场分别为:上海七宝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江桥批发市场]数据显示,四季度蔬菜批发季均价4.06元/公斤,环比跌14.71%、同比涨8.27%。其中,青菜季均批发价2.46元/公斤,环比跌39.26%、同比涨14.95%,青菜成交量29774.37吨,环比、同比分别增长43.22%、54.64%。本季度价格跌幅靠前的蔬菜依次为菠菜、青菜、大白菜、花椰菜、杭白菜和芹菜,环比跌幅分别为43.73%、39.26%、32.21%、31.79%、28.82%和25.50%(图1)。

图片1.png

图1 2020年四季度跌幅前六的蔬菜品种价格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图片2.png

图2 2020年四季度上海青菜(郊菜)交易量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四季度,本市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蔬菜价格较三季度下跌明显,但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批发价格总体略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四季度在农委指导,各市郊生产基地的努力下,本市各大批发市场地产青菜的交易量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图2)。10月秋高气爽,气温温和,适宜蔬菜的生长,本市蔬菜的来源逐渐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品种也开始丰富起来,叶菜供应大量增加,蔬菜价格进入季节性下行区间,月均价4.26元/公斤。今年11月,气温下降不明显,气候条件较往年更利于蔬菜的生长,上海周边蔬菜供应充足,运输成本较低,因此蔬菜量增价跌,月均价3.66元/公斤。12月,本市气温骤然下降,加上全国各地受雨雪霜冻天气影响,不利于蔬菜的生长、采摘和运输,本市菜价止跌回升,月均价4.26元/公斤。

元旦至春节期间,由于气温低,天气条件不利于蔬菜生长,加上冬季是新冠疫情传播的高危期,蔬菜种植、采摘、运输和销售都将面临一定的考验,菜价还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二、猪肉价格先抑后扬,后期价格震荡偏强

据上海五大批发市场数据显示,四季度猪肉季均批发价37.62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跌14.73%、11.63%。猪肉成交量63856吨,环比、同比增加45.40%、7.88%。

图片3.png

图3 猪肉四季度月成交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图片4.png

图4 2020年四季度猪肉批发价格走势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四季度,全国生猪养殖恢复良好,市场生猪供应日益充足。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11月末,全国4000个定点监测村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4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已连续10个月增长。本市猪肉成交量从10月至12月逐月增加(图3),价格先抑后扬,日均价 走势基本呈“V”字形。日均价从10月初的43元/公斤波动下跌至10月底33元/公斤,之后又波动回升至12月底的43元/公斤(图4)。10月,随着中秋、国庆的结束,市场消费减少,鲜肉供应放量,猪肉价格出现迅速下滑。11月,养殖户加大出栏速度,生猪缺口收窄,再加上大量进口猪肉的冲击,市场猪肉供应充足。月末,消费者年底备货需求促使价格小幅回升,上海市场猪肉交易量和批发价格出现双增长。12月,全国多地突然降温降雪,猪肉出栏及运输受阻。同时,猪肉消费市场依然旺盛,在强烈的消费需求支撑下,肉价一路上涨,国家连续投放5万吨储备冻肉也未能有效抑制价格的上涨。

从供给来看,后期全国生猪出栏量还将进一步增加,2021年猪肉价格总体来看,将进入下行区间。但春节临近,预计节前受消费拉动影响,猪肉价格还将震荡偏强,或有一波小涨幅。若新冠疫情稳定,春节后,随着消费需求的减少,价格会开始回落。

三、淡水产品价格整体下跌,海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后期价格小幅上涨

据上海四大批发市场[上海七宝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东方国际水产中心]数据显示,四季度,淡水产品季均价28.81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跌5.20%、0.55%。监测的9种淡水产品中,有7个品种价格环比下跌,其中活牛蛙和鲫鱼批发季均价跌幅靠前,环比分别下跌20.46%、20.21%;甲鱼价格环比上涨,涨幅为5.93%;仅黄鳝1的价格与三季度基本持平(图5)。海产品季均价58.12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上涨2.56%、2.98%。监测的17种海产品中,10个品种价格环比下跌,其中跌幅靠前的为墨鱼1和文蛤,环比分别下跌6.17%、3.23%,其余墨鱼2、小黄鱼2、带鱼1、带鱼3、银鲳4等8个品种规格的海产品跌幅均在3%以内;7个品种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为三疣梭子蟹,环比上涨18.24%,其次是海蜇皮1和海蜇头2,环比分别涨13.87%、7.13%,其余4个品种,小黄鱼1、竹蛏、大黄鱼(养殖)和带鱼2 的涨幅均在4%以内。

图片5.png

图5 2020年四季度淡水产品价格情况

四季度,监测的淡水产品中除了甲鱼价格环比上涨,多数品种价格下跌。国庆后,天气逐渐转凉,养殖淡水鱼出塘量多,上市速度快,加上消费需求减少,价格小幅下调。海产品方面,10月,受双节消费拉动,海产品价格涨至今年下半年最高,月均价 58.85元/公斤。之后,由于陆续出现进口海产品包装、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海产品消费需求下降,价格随之小幅下调。年底,受冬至、元旦消费需求增长的拉动,淡水产品和海产品的价格稳中略涨,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021年一季度,在传统佳节“春节”的推动下,水产品价格或将出现季节性上涨。若新冠疫情稳定,春节期间餐饮消费依旧旺盛,水产品中鲳鱼、小黄鱼、鳜鱼、虾类、蟹类等名贵品种价格会有一定的涨幅。但总体来看,今年防疫措施严格,春节前后水产品供给充足,价格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春节后,消费需求减弱,价格小幅下调。


分享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