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季度上海主要农产品行情分析报告
一、蔬菜同比量价齐升,后期菜价将季节性回落
据上海37个生产者价格监测点数据,三季度蔬菜田头季均价3.14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涨35.34%、17.16%。其中,青菜季均田头价2.77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涨58.29%、32.54%。
据上海地区五大批发市场[5个批发市场分别为:上海七宝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江桥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三季度蔬菜批发季均价4.76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涨19.60%、13.06%。青菜成交量20789吨,环比、同比分别增长9.13%、35.92%。本季度价格涨幅靠前的蔬菜依次为白萝卜、卷心菜、菠菜、大葱、芹菜、莴笋和青菜,环比涨幅分别为102.84%、83.66%、71.51%、60.49%、54.81%、49.06%和47.27%(图1)。
图1 2020年三季度涨幅前七的蔬菜品种价格情况
今年夏季蔬菜的生产由于受到春季疫情的影响,种植面积略小于往年同期,导致夏季蔬菜的价格从6月下旬开始就高开高走,价格一直位于近几年同期的高点,再加上今年夏季雨水偏多的影响,价格不断冲高。三季度,本市蔬菜价格与销售总量环比、同比均有所上涨。7月气温凉爽,相对往年,较适宜蔬菜生长,本市蔬菜供应充足,价格较去年同期涨17.74%。至8月,连续20多天高温,不利于地产蔬菜生长,市场进入“北菜南调”时期,蔬菜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受“黑格比”、“巴威”等台风影响,东北地区蔬菜产量减少,产地收购价上涨,再加上预冷保鲜及运输成本的增加,抬升了蔬菜价格。9月,受“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拉动影响,消费市场对于蔬菜需求明显提升,市场整体交易热情高,活跃度强,本市菜价整体保持高位。
后期天气转凉,温度适宜,全国蔬菜将进入快速生长、品种丰富的阶段。短时间内,秋季蔬菜大部分仍然是露地生产,随后会是冷棚、暖棚蔬菜,产地也会进一步南移。到设施蔬菜及南方蔬菜成为上市的主力军以后,价格将进入季节性下跌区间。
二、猪肉价格高开低走,后期价格弱势调整
据上海五大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三季度猪肉季均批发价44.12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上涨7.19%、56.51%。猪肉成交量43918吨,环比、同比减少24.11%、31.37%。
图2 2020年三季度猪肉批发价格走势情况
三季度本市猪肉成交量从7月至9月逐步恢复,价格高开低走,大幅下跌,从7月上半月均价45.35元/公斤逐渐波动回落至9月下半月均价41.25元/公斤(图2)。7月生猪产能缓慢恢复,供应量偏紧,加上新发地新冠疫情影响,市场冻品需求偏弱,鲜肉价格上涨,尽管国家多次投放中央储备冻肉,但压价作用不明显,价格高企。8月,整体猪肉价格随着产能恢复逐渐下降,受夏季灾害性气候影响,月初生猪出栏率不足,月末集中出栏量增加,导致月末猪肉价格小幅下调。进入9月,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肉价下跌幅度明显,月末价格跌破40元/公斤。一方面由于猪肉价格高,消费增长受限,屠宰企业收猪意愿不强烈。另一方面由于肉价波动下行,养殖户出栏意愿增强。再加上低价中央储备冻肉一个月内前后8万吨持续投放市场等影响,双节前猪肉价格持续走跌。
从全国生猪养殖恢复的情况来看,后期生猪供应有望逐渐增加。短期内,猪肉价格弱势调整,但波动幅度不会很大。至年底,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步释放,价格可能出现波动调整。
三、淡水产品价格趋稳,海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后期价格季节性下跌
据上海四大批发市场[上海七宝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东方国际水产中心]数据显示,三季度,淡水产品季均价30.39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跌0.39%、3.19%。监测的9种淡水产品中,有7个品种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活牛蛙和鲫鱼批发季均价涨幅靠前,环比分别上涨33.19%、15.40%;罗氏沼虾价格环比下跌,跌幅为41.80%;仅黄鳝1的价格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图2)。
海产品季均价56.67元/公斤,环比下跌5.75%、同比上涨0.53%。监测的17种海产品中,9个品种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涨幅最大为银鲳4,环比涨幅为2.71%,其余竹蛏、墨鱼1、大黄鱼(养殖)、小黄鱼1、小黄鱼2、带鱼3、银鲳1、银鲳2的涨幅均在2%以内;8个品种价格环比下跌,其中跌幅靠前的为三疣梭子蟹、海蜇皮1和文蛤,跌幅分别为33.70%、13.06%和7.73%;海蜇头2、墨鱼2、带鱼1、带鱼2、银鲳3的跌幅均在5%以内。
图3 2020年三季度淡水产品价格情况
三季度,监测的淡水产品中除了罗氏沼虾价格环比大幅下跌,多数品种价格稳中略涨。淡水产品方面,从7月中下旬开始,本市进入持续高温天气,淡水鱼价格开始上扬,虾类水产品处于高产季,价格大幅下调。进入9月,淡水鱼到了收获期,货源充足,供需两旺,大部分水产品价格稳中趋降。今年受新冠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的养蟹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闸蟹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总体产量减少。
海产品方面,7月,我国东黄海处于国家规定的伏季休渔期,市场交易冰鲜海产品数量偏少,总体价格较高。8月,随着休渔期的逐步结束,市场交易开始活跃,大量虾、蟹入市。至禁渔期结束,南海开捕,各类海产品逐渐丰富,价格下调。9月,受双节消费拉动,海产品价格小幅上涨。今年梭子蟹行情量减价涨,同比涨幅12.80%。
后期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鲜活淡水产品及新鲜海捕水产品的品种、规格、品质将趋于成熟,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