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菜场”菜价便宜10%以上 中心城区成菜价“洼地”
产生日期:2013-02-07 02:32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2月7日消息:春节临近,家住宜山路的黄阿姨倒是没有像以往那样担心菜价上涨。前两天,她想买一些小青菜,在徐汇区宜山菜场标出的早市菜价中,小青菜价格为1.5元,比元旦期间还便宜些。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菜价不论刮风下雨,始终比其他菜场便宜10%以上。
每500米一家菜场
记者到周边的田林十三村菜场、钦州北路菜场采访看到,菜价也明显低于当天上海公布的菜价。徐汇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区域菜价低的原因之一,在于菜场布局对乱涨价起到了抑制作用。据了解,徐汇区目前1000平方米以上,综合粮、油、素菜、禽蛋、肉类、河海鲜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菜场有61家,社区居民出门500米就有一家菜场。由于每家菜场之间的距离也就500米,居民哪家菜场便宜就到哪家买,因此哪家菜场都没有独家经营的优势,谁也不敢把菜价抬得太高。
拉低周边社区菜价
菜场多,居民多了一份选择,菜贩多了一份竞争,菜贩之间都在用低价吸引居民。宜山菜场不少摊位原来什么菜都卖,在竞争中一些菜摊逐步改为专卖。“专卖”进货量大,进价相对低,有竞争优势,其他摊位的白菜卖1.2元,这里卖0.9元。摊位之间的竞争,也使整个菜场形成了低价特色。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61家菜场中,以低价为特点的菜场在不少社区都有,天平有广元菜场,康健有桂东菜场,长桥有龙川菜场等。这些菜场由于菜价低,销量大,对稳定周边其他菜场的菜价发挥了作用,客观上对一个区域的菜价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政府“有形之手”调控
徐汇菜价稳定的背后,除了市场机制作用外,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据了解,徐汇区61家菜场都是以公益性租金租给了5家专业公司管理。像天平街道,仅以市场价的一半租金租给管理公司。公司再根据政府微利经营的要求,以公益性的价格租给菜贩。年底,街道从菜的价格、市容环境、居民投诉等方面对管理公司进行居民满意度考核,居民打钩满意了,街道就会把管理公司交给街道的租金用来奖励管理公司。
长桥街道还有自己的调控“秘技”。分管菜场的街道负责人朱伟向记者介绍,街道以公益性租金将场地租给管理公司,每逢春节等重要节日,或是遇到对菜价有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街道就会把管理公司交给街道的租金拿出来,为菜贩代缴10天半个月的摊位费,由此让菜贩将菜价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