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青浦等区县将试点家庭医生制下新农合支付方式

产生日期:2012-05-31 06:34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31日报道:浦东新区川沙镇胡老伯因患冠心病于2011年住进仁济医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21.23万元,其中政策范围内费用18.47万元。新农合在给予基本医疗10万元封顶补偿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大病减负,给予二次补偿5.63万元,全年累计报销医药费15.63万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达84.6%。胡老伯的医疗费用负担得到明显减轻。
  
  东方网记者今天从市卫生局了解到,上海从2006年将住院和门诊大病高额医疗费用全部纳入重大疾病范围。通过建立大病减负基金,对享受住院基本医疗补偿的高额医疗费用患者给予二次补偿。2011年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将住院及门诊大病基本医疗补偿比例提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二级医院70%和三级医院50%,同时降低大病减负门槛。参合农民经新农合基本医疗基金补偿后,当年累计自付政策范围内费用仍超过本辖区农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超出部分再给予70%补偿,大病减负封顶补偿8万元。加上基本医疗基金封顶补偿7-8万元,全年累计封顶补偿可达15万元以上。
  
  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处长刘红炜表示,上海是全国为数不多,坚持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从未间断的省市,自创办之初即坚持保大病与保小病兼顾,门诊统筹率保持100%。近年来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11年,参合农民147.2万人,参合率达99%。筹资标准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为人均980元。其中,各级政府人均补助达680元。今年预计人均筹资可达1100元左右。
  
  据了解,上海部分区县还推行了老年人参合补贴制度。如宝山区对60岁以上老年农民参合缴费减免50%;松江区、镇两级财政对浦南地区参合老年人各补贴每人每年100元;金山区今年将补贴对象从65岁放宽至60岁,进一步扩大受益面。
  
  刘红炜透露说,上海年内将出台《上海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促进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同时,聘请20位左右临床各科专家,组建市级专家库,协助区县开展新农合定点医院监管。2012年,各区县将全面落实协议管理,对辖区定点医院监管全年不少于2次,并逐步建立通报、整改、跟踪机制,努力降低不合理费用支出。
  
  据悉,上海将选择浦东、青浦等区县开展家庭医生制下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发挥卫生一体两翼作用,力争实现“健康守门人”和“费用守门人”的统一;并加大各区县试点力度,开展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试点等。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