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着力缓解农民看病“难”和“贵”
产生日期:2012-03-19 02:34 来源: 东方网
一声“老孙”,骑着电瓶车的全科医生龚祖斌和乡村医生阮留荣,便出现在了青浦金泽镇南新村村民孙利浩的家门口。和江苏接壤的南新村,居民到自己镇上乘车需30分钟。81岁的老孙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行走又不便。龚祖斌送来2瓶珍菊降压片,够老孙服用一个月。龚祖斌和阮留荣,是老孙的签约家庭医生。在青浦城乡,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已覆盖户籍家庭70%以上。
目前,全市正在10个区、7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其中,青浦是唯一一个覆盖全区乡镇、街道推广该试点的区。区委书记高亢说,“医疗卫生是郊区农民的最大民生之一,青浦占整个上海约1/10面积,农村地区人口还不少,区委、区政府坚持把解决农民看病‘难’和‘贵’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为此,青浦区10家卫生服务中心早在2007年就开始推行“户籍制医生”,像户籍警一样,全科医生对口分管居委会,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据青浦区卫生局局长徐春余介绍,去年起,青浦的“户籍制医生”全部转为家庭医生,在原有基础上把医疗和服务又推进一步。
与市区不同,在郊区,乡村医生遍布广泛。他们的力量如何发挥?青浦区试行了“1+1=1”的办法,即1个全科医生+1个乡村医生=1个家庭医生。村里工作了44年的阮留荣形象比喻:全科医生作为“大脑”,乡村医生作为“四肢”,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村民更可靠、及时,“南新村共有800多户、2000多名村民,我们已全部签约。”龚祖斌介绍,村民还能通过全区统一的24小时热线“10101010”,及时找到自己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服务涉及社区首诊、预约、双向转诊、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我爸爸不小心摔了一跤,你能过来看一看吗?”通过“10101010”热线,村民老陈找到了家庭医生叶敏轩。家庭医生马上赶到村里为老人进行初步检查,并陪他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片检查。经诊断,老人左髋关节股骨头骨折。在家庭医生的建议、联系下,老人迅速进行了转院治疗。
既要看病不难,也要看病不贵。除了当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家庭医生还扮演着村民医疗费用“守门人”的角色。目前,我区正在试点将高血压患者纳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通过合理膳食、改变生活习惯等控制血压,以降低服药费用。根据政策,凡参加健康管理的患者,配高血压药,在原有“新农合”80%的报销比例上还可享受20%的减免。试点镇结果显示,目前纳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达4875人,减免费用17万余元。
为了让家庭医生走进农村,更好地服务村民,一套相应的激励制度也在探索之中。试点的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季春华介绍,以提供10分钟百姓满意的服务时间为一个标准服务量,坐在中心看一次门诊只能算0.5个标准服务量;而下乡看一个病人,则能获3个标准服务量。“服务量与考核收入直接相关,将有效激励家庭医生‘沉下去’。”
青浦区卫生局负责人介绍,去年,第三方测评对家庭医生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9.50%。今年,家庭医生将力争覆盖全区户籍家庭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