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好了老百姓满意了 浦东新农合参合率达99.8%
产生日期:2013-04-18 05:56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浦东时报》报道,自去年8月浦东在全国率先试点新农合“按人头支付”改革以来,新农合基金医疗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老百姓对此也满意。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新区参合人数为351176人,筹资总额近3.8亿元,参合率99.8%,实现应保尽保。
据悉,自南汇划入浦东后,新区实施的第一项惠民保障政策就是提高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将原南汇的480元和原浦东的700元统一到700元标准。2012年和2013年,新区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再次分别提高到1080元和1500元。
近年来,浦东新农合基金医疗费用出现快速上涨趋势。以2012年1月至7月为例,基金支出与2011年同期相比上涨16%,环比平均上涨11.5%。新区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疾病越在基层治疗就越省钱,这个道理老百姓都懂。但居民无法判断哪些病适合在基层看,这就需要基层医生乐于当健康‘守门人’。”如何鼓励基层医院主动做好“守门人”呢?新区进行的“按人头支付”改革,就是把“财权”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其服务的人头数,将资金按季度预付给中心。如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医疗费用的管理者。参合农民在二、三级医院就诊费用也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和支付。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双重“守门人”。
改革效果立竿见影。据新区卫生部门统计,“按人头支付”改革8月开始实施后,8-12月基金支出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2.1%。在全区31家农村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8-11月预付基金出现结余的有19家,其中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余资金超过80万元;12家单位出现超支,不过,六灶、书院、祝桥及合庆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总量超支,但支出总额逐月下降趋势明显。
新农合基金管好了,老百姓也满意了。2012年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社区卫生中心患者满意度(百分制)得分为91.16分,较2011年略有上升。
据悉,新农合改革下一步目标已经明确:把“按人头支付”改革与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医疗机构在总额固定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医药费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