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蘑菇 稻草淤泥派用场
产生日期:2011-09-27 02:13 来源: F--凤凰网
夏末秋初,正是蘑菇生产堆制培养料的时节。9月初的一天,笔者来到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联中食用菌生产合作社时,正是午后的高温时间,农民们头戴草帽,冒着高温,有的在堆场上粉碎牛粪,有的在往成堆的稻草上洒水……
项目负责人陈其明告诉我们,这个占地70多亩的蘑菇生产基地,建有72座蘑菇大棚,每棚可栽培蘑菇4300平方尺,全场种植蘑菇31万平方尺,可年产蘑菇400吨。如此规模的蘑菇生产基地在金山区屈指可数。我们来到堆制蘑菇培养料的肥堆前,只见堆高1.5米左右的料堆,在场地上一字儿排开。陈其明说:“蘑菇培养料是蘑菇菌丝生长的物质基础。培养料以湿稻草为主,一层稻草一层牛粪,再加上菜籽饼和石膏、尿素等配制而成。每平方尺蘑菇床要用去稻草3.5公斤左右,稻草是蘑菇生产的主要原料。”
我们以此推算,这个蘑菇生产基地种植蘑菇31万平方尺,以每平方尺用稻草3.5公斤计算,就需要稻草100多万公斤,现在每亩稻田产生稻草在300公斤左右,那么,光联中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就要消耗2000亩左右的稻草。
近年来,农村中秋收获后,稻草成为废弃物,农民们用一把火烧掉,污染了环境。而在廊下镇,稻草已成为农民致富的财富。廊下镇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镇现有60余家蘑菇种植户,种植蘑菇303万平方尺,不但使全镇1.8万亩水稻产生的稻草全部派出上用场,而且附近乡镇的稻草在廊下也卖出了好价钱。蘑菇培养料上床时,还需要淤泥盖面,9月底10月初,挖泥船、吸泥泵出动,把河底的河泥挖得干干净净,既肥了菇床,又清洁了河道。
蘑菇生产也就是这样神奇。稻草、牛粪、淤泥……发酵后产生菌丝,能长出白花花的蘑菇,一般培养料上床后,封棚1个月,到10月底11月初农民就可采收蘑菇。而且,这些蘑菇都会通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现场检测,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时鲜货。
廊下镇南舍食用菌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夏洁明告诉笔者,蘑菇生产让稻草、淤泥等废料派上了用场。采收完蘑菇的菇渣经过发酵后变成肥料,施用这种肥料种植的农作物病害虫少,因而也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南舍合作社今年春菇采收后出棚的300吨菇渣,100吨被有机肥料厂直接收购,200吨被浙江新埭千亩芦笋基地运走。
现今的廊下镇年产蘑菇4000余吨,走出一条稻草淤泥育菇、生产蘑菇卖钱、产生菇渣肥田的清洁农业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