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走畅更要走好
产生日期:2009-12-25 01:11 来源: 解放日报
喜事:村村通公交 出行便捷了
12月9日早上6时半,宝山4路罗店镇联合村终点站,细雨霏霏中,69岁的村民王秀菊老夫妇正在等车。
宽敞明亮的候车室、整洁干净的连排座椅,老人一脸满意:以前联杨路、富张路上根本不通公交车,要乘车只能走20分钟到北面的宝嘉公路;候车时站在路边日晒雨淋,车来也无准头,哪像现在这样准点、舒适。
一边连接市区,一边通向乡村,“村村通”公交一肩挑,两头带。这一实事工程折射出本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不懈努力。
线路不断新辟延伸 本市交通规划布局正从中心城区600平方公里转向市域6000平方公里,很多线路已向郊区最基层的行政村迈进。自2006年6月金山廊下镇开通本市首条城乡巴士以来,松江九亭镇成为沪郊第一个“村村通”公交的镇;“村村通”练塘2路环线公交过去只通到浦南村的横楼,今年经有关部门多方努力,筹得130多万元拓宽加固沿线道路,延伸进了永利。青浦香花桥1路将终点站从大盈延伸到东方村,为村民进入大盈或到工业园区企业上班提供了交通便利。
设施不断更新完善 “村村通”公交车一改破旧邋遢印象。记者日前乘坐闵行浦江8路、宝山4路、南翔1路等多条“村村通”线路公交车,崭新的空调大巴,外观漂亮,车厢整洁,座椅舒适,一批遮阳挡风的新颖候车亭也陆续出现在乡村道路。
缺憾:路段有障碍 线路有瑕疵
村里驶来公交车,但村民们感觉还存在不少缺憾。
简易路桥成了“拦路虎” 以原南汇区惠南镇幸新路为例,该路从川南奉公路往东,沿途经过幸福村、海沈村、新明村、东联村。一方面路面狭窄,个别路幅宽不到4米,而19座大中巴的宽度至少在2.2米,司机最怕两车交汇;另一方面沿途桥梁“弱不禁风”:如川南奉公路口的红卫桥,是一座狭窄的简拖桥,标准载重5吨,而公交车自重至少在6吨以上;泐马河桥的桥墩等部位风化侵蚀严重,桥面破损严重,个别裂缝达七八厘米。司机介绍,开到这些路段提心吊胆。
有时为避让,车轮还滑出路面陷于松软泥地,由于无路灯,天黑后行车很担心安全。
管理服务还需提高 祝桥镇“村村通”有2条公交线路,记者日前坐上祝桥1路连兜2圈,乘客仅11人,而祝桥2路单趟至少装载20多位村民。村民们希望两路车能科学合并,既合理布线,又经济节约。同一条东港公路上现虽开通祝桥2路与老港1路两部“村村通”公交车,可互不连贯,记者由祝桥2路终点站姚家庙步行10多分钟才至老港1路成日村站。附近村民疑虑不解:为何两车不能彼此延伸、互相贯通?
宝山月浦镇群众也反映,宝山12路德都路终点站距离地铁1号线富锦路站至少1公里,由于无车换乘,不少“黑车”趁机揽客“摆渡”,大家希望“村村通”路线设计再合理、再便民一些。
网友JS告诉记者:松江泗泾的“村村通”松江47路目前是25至30分钟一班,因沿线润江小区、小长小区、横港小区等人口大量导入,间隔时间太长,不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黑三轮由此横行。不少“村村通”公交车的站牌上仅有笼统的首、末班车时间,而班次间隔时间却无显示。如宝山12路车,其9点至15点期间,班次间隔时间长达1个半小时,往往造成部分乘客长久耗时等待。
展望:服务要跟进 惠民可持续
上海发展“村村通”公交,让村民、外来务工等人员切身感受到公交车的安全、便利、实惠。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章友德教授认为,“村村通”公交应该注重社会效应,同时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可否认,很多“村村通”线路客流规模很少,有的公交车一圈跑下来,车厢内仅司机1人,线路普遍亏损。市西某区经营“村村通”的公交公司透露,公司每月营业收入30万元左右,而正常成本在120万元;市北某区经营“村村通”的公交公司坦言,以每百公里经营成本437.90元计,该公司今年1至10月的亏损额在1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今年市政府安排的公交补贴资金达36.04亿元,比去年增加24.67亿元。市郊各区县也都加紧制定区域公交发展的规划,其中不乏扶持公交企业的长效机制。如松江、奉贤等在区财政中专门设置公交优先发展基金;青浦将公车改革中“省”出的1亿元全部投入到“村村通”中;金山区的“村村通”公交车辆、线路所在站点、站牌等设施均由区、镇政府出资购买。同时,专家们还建议把乡村道路的改扩建列入政策补贴范围。
专家们还指出,“村村通”完全靠财政兜底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机制,严格区分社会公益和经营管理不善这两类完全不同原因所导致的企业亏损,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不能“政府乱砸钱、企业乱花钱”。
嘉定区为此建立了公交成本规制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为公交线路制定成本标准,合理界定成本范围,有的放矢地给予补贴。轨交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在嘉定境内共有9处站点,区政府就公交优化方案规划,问计于民,前后三改配套线网调整方案。现所有接驳轨交站的公交末班车时间都延后1个小时。
奉贤大众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经营的“村村通”线路积极引入现代管理机制,9条线路不设调度员,而通过GPS定位和视频监视系统予以全程调度。公司还废除了请外包工清洗车辆的“规矩”。11月30日下午2点,记者在南奉公路888号奉城镇经济园区管委会大院内,看到奉贤城乡巴士车队车队长戴维明与奉城1线司机袁建华正自己动手擦洗车辆。奉贤海湾1线的乘客大多带有行李,司机看见,总要下车帮忙拎一拎;五四农场站、奉城、洪庙等地聚居许多就读于福星学校的农民工子弟,海湾3线不仅重新设计运营线路,方便民工子弟就近上学,还专门为他们制定月付45元的特殊乘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