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农民掀起“考证热”
产生日期:2009-09-15 01:42 来源: 中国上海
不论是进企业干技术活,还是离开农村进军服务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就好比是入行的“敲门砖”。年龄较大或是无一技之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想踏上非农岗位,可谓难上加难。不过,近年来,这一障碍正被逐步破除。据了解,仅今年1-7月,我区就有2200多名农民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其中近八成通过考核拿到职业资格证书。
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礼拜中有四天,泖港镇胡光村村民付爱方都得起个大早,赶上第一班渡轮过江,再换乘公交来到新城区,风尘仆仆只为了赶上与东家约定的时间,做一名称职的钟点工。尽管路上要花一个半小时,但付爱方乐此不疲。
就在两个多月前,她刚通过培训,获得家政服务上岗证。小小一张证书,付爱方却期盼了许久,早在今年初,听说镇上要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通过培训可持证在新城区上岗,她就四处打听如何报名。“以前窝在村里,农忙时干些农活,农闲时做些钩花之类的编织活,从早忙到晚,人累得够呛,收入却不高。”渴望通过学习改善生活的付阿姨坦言,自己年龄较大,又无一技之长,想要踏上非农岗位,只能把目光瞄准这家政服务上岗证了。
现在,付阿姨如愿以偿,揽下了两份钟点工活。勤快的她总把四个小时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洗熨衣物、清洁卫浴、房间吸尘,受过培训的付阿姨应付自如,每月的收入有1500元,是原先的两倍多。“东家很满意,还要把我推荐给亲戚家。”得到认可的付阿姨庆幸当初作出的选择。
不过,付阿姨对此并不满足,利用闲暇时间,她又报了个养老护理培训班,和一批来自社区养老服务社的专业护工一起,为获得另一张上岗证而努力。“以后还要学烹饪,活到老,学到老嘛。”付阿姨告诉记者,村里有相同想法的农民越来越多,拿到家政服务上岗证后与东家签约的有好几个。
农民青睐考证书
与付阿姨不同,年轻一辈的农民更青睐技术含量较高的等级工培训,
希望学到一门技术,在实体型工业企业里实现自己的价值。以往,走进工业企业的农民往往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可如今,企业里的农民“技术能手”越来越多。
泖港镇田黄村村民朱元芳最初在仓桥地区的一家小企业当维修电工。感觉“吃不饱”的他利用工余时间报名参加制冷设备维修培训。“当时这类培训很少,我也就图个新鲜。”初级、中级,一年多时间,刻苦钻研的朱元芳就拿到了两张证书。这一下,掌握两门技术的小朱成了职场上的“抢手货”。很快,奥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就将他招至麾下,委以重任。现在,他是奥克斯公司(松江)里仅有的几名能独立完成大型冷冻机维修的技术骨干之一。说起他的业务能力,公司上下无不竖起大拇指。朱元芳告诉记者,他们村里现在掀起了“考证热”,不少年轻人为了通过考核,工作之余还会向他请教专业问题,学习氛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