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毛桥村首批进行保留改造 “1966”城乡规划体系将是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产生日期:2006-10-16 04:21      来源: 文汇报

    文汇报讯(记者  张艳)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老屋还是那老屋,但是经过保留改造,打通道路,疏浚河道,建筑内厨卫改建,整个生活环境大为改观——遍地竹林幽幽,“千斤”桃树环绕着百年老屋。“1966”城乡规划的落实,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明证。这是记者昨天在上海嘉定毛桥村看到的一幕。

    2006年1月,上海市委1号文件明确了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总体要求,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1966”城乡体系统筹城乡,第一次实现了城乡规划在市域范围内的全覆盖。为落实“1966”城乡规划体系,近期规划提出了9个地区作为新郊区新农村先行区试点建设地区,分别是金山(廊下)现代农业园区、青浦金泽镇商榻社区、崇明县陈家镇现代农业园区和绿化镇、嘉定(华亭)现代农业园区、奉贤庄行镇现代农业发展区、浦东新区张江合庆地区、松江区新浜镇、南汇区书院都市现代农业先行区。

    市规划局局长毛佳樑强调,新郊区新农村推进建设过程中,对于600个中心村的建设和改造,规划分为保留改造、环境整治、置换搬迁和整体新建4种类型。目前对于采用保留改造方式的村落,已超过了整体新建的村落。“1966”城乡规划体系乃至先行区的试点落实工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漫长过程,并没有一个完成的时间表,要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目前,市规划局分两批开展了郊区特色村落规划调研工作。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