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葡萄行业2019年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产生日期:2019-07-02 01:59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葡萄是适栽性非常广泛的水果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除香港和澳门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基本上均有葡萄的种植。据全国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葡萄栽培面积达1198万亩,产量1308万吨。从2014年起葡萄栽培面积跃居世界第二,而鲜食葡萄产量从2011年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根据我国葡萄栽培现状、适栽葡萄种群、品种的生态表现,以及温度、降水等气候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7个主要的葡萄栽培区,分别是:西北栽培区、黄土高原栽培区、环渤海湾栽培区、黄河故道栽培区、南方栽培区、西南栽培区、东北中北部栽培区。而上海地区属于我国南方栽培区,气候特点表现为雨热同期、高温高湿。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限制了产业的规模发展,但在品牌建设、设施栽培技术与智能化发展方面,走在南方栽培区的前列。上海葡萄生产也是上海四大主栽果树中发展最好、效益最高的产业,并已成为郊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全国葡萄生产概况

全国葡萄种植面积近年来逐步增加,从2013年1072万亩增加至2016年1214万亩,年增长3.2%,2017年面积略微下降到1198万亩。平均亩产量约为11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加工葡萄品种栽培面积约200万亩,其余为鲜食葡萄品种。

1.jpg

图1 2013-2017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2017年葡萄栽培面积最多的是新疆、云南、陕西、河北、山东,分别占全国栽培面积19.0%、7.9%、6.4%、6.1%、5.4%,五省约占全国面积45%左右。

2.jpg

图2 2017年葡萄栽培面积省份排名

(数据来源:国家葡萄行业协会)

我国设施葡萄栽培主要包括避雨设施栽培、促早设施栽培(含日光温室和先促早后避雨)和延迟设施栽培(含错季栽培)等多种模式,其中避雨设施栽培面积最大。2016年全国设施栽培葡萄面积达346万亩,占总栽培面积的26.6%。设施栽培葡萄面积最多的五个省份分别是浙江、湖南、江苏、云南、陕西,占设施栽培面积的11.9%、11.0%、8.1%、8.1%、7.8%。

3.jpg

图3 2016葡萄设施栽培主要省份

(数据来源: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二、近五年上海葡萄生产情况

1、葡萄栽培面积

上海葡萄栽培面积在2014年达到7.93万亩的高位后逐年减少,从2014年7.93万亩降至2018年的5.02万亩,下降了37%。已投产面积占总面积96%以上,近三年为99%。奉贤区、嘉定区、金山区为上海葡萄主要生产地区,三区生产面积占全市生产面积的60%左右。

4.jpg

图4 2014-2018年上海葡萄栽培面积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2、葡萄产量情况

受葡萄栽培面积影响,上海葡萄总产量也在减少,从2014年9.63万吨减少到2018年6.59万吨,下降了32%。受控产优质栽培措施影响,上海葡萄亩产量比较稳定,近五年在1300公斤左右。

5.jpg

图5 2013-2017年上海葡萄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3、葡萄品种情况

2018年上海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是‘巨峰’、‘醉金香’、‘夏黑’、‘巨玫瑰’、‘藤稔’五种,占全部面积的89%,主栽品种比较稳定。2015年以来,‘阳光玫瑰’品种以果实品质好、易栽培管理、果实挂株期长等特点,深受种植户喜爱,发展迅速,2018年上海栽培面积约2500亩,占总面积5%左右。除此之外还有‘金手指’、‘喜乐’、‘红富士’等品种少量种植。

6.jpg

图6 2018年上海葡萄品种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表1 上海葡萄种植品种情况(万亩)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巨峰

醉金香

巨玫瑰

夏黑

藤稔

其他

2014

2.91

1.28

1.07

0.84

1.07

0.76

2015

2.71

1.34

1.12

0.95

0.97

0.63

2016

2.24

1.28

0.96

0.84

0.83

0.58

2017

1.96

1.16

0.85

0.78

0.65

0.58

2018

1.64

0.46

0.89

0.7

0.76

0.57

三、近五年上海葡萄销售情况

1、销售方式

近年来,上海地产葡萄销售方式分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两种。线上销售方式主要包括电商平台、微信营销、卡券等;线下销售主要包括果园直销、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等。线下销售特别是果园直销是上海地产葡萄的主要销售方式,占总销售量的60%左右;线下的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约占销售量的25%左右。葡萄线上销售从2015年开始起步,到2018年销量已占总销量15%左右。

2、销售价格

    近五年上海地产葡萄的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五年平均价格约为10.1元/公斤,平均亩产值约1.3万元。受到种植面积减少和价格波动影响,上海地产葡萄总产值从2014年的8.59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7.34亿元,累计下降了15%左右。

7.jpg

图7 2014-2018年上海葡萄品种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从上海主要批发市场情况来看,国产葡萄中早熟的夏黑和中熟的巨峰比较受欢迎。以巨峰为例,2015-2018年巨峰葡萄月均批发价为10.87元/公斤,每年的市场表现情况不一,2015年逐月呈下降趋势,2016年表现比较平稳,2017年呈先升后降趋势,2018震荡上行。

表2  上海巨峰葡萄批发月均价(元/公斤)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18.47

15.54

14.49

12.73

11.20

8.96

10.01

9.50

9.51

11.34

9.56

2016

8.86

8.96

8.94

8.65

9.35

9.33

8.90

8.79

8.26

8.13

7.47

7.34

2017

7.21

10.86

12.48

18.97

18.90

18.34

16.09

16.00

12.73

11.82

10.95

9.78

2018

7.9

8.02

8

7.86

8.51

8.69

8.77

10.48

10.5

11.02

11.34

11.37

8.jpg

图8 2015-2018年上海葡萄月均批发价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3、销售外省市葡萄情况

近五年来,上海销售外省市葡萄量从2014年8.5万吨增加长2017年的13万吨,年均增长11%。

9.jpg

图9  2014-2018上海销量外省市葡萄量

(数据来源: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

进入上海市的葡萄主要来源于辽宁、新疆、山东、河北等北部省份,辽宁取代新疆成为上海葡萄的最大输入地;初夏早熟品种多来自云南,夏秋季节浙江和江苏的葡萄也大量进入上海市场,2018年,以上七省进入上海市场的葡萄占外省市总进入量的74%。

10.jpg

图10  2017年外省市来沪葡萄比例

(数据来源: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

4、进出口情况

    2014-2018年间,上海平均每年进口鲜葡萄5.03万吨,年平均进口额8.5亿元,进口平均单价约16.9元/公斤。2018年进口单价为16元/公斤,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11.jpg

图11 2014-2018年上海葡萄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2018年上海进口的葡萄主要来自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占总量的73%,澳大利亚占21%,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从美国进口的葡萄只占4%,其他国家只占2%,进口国家相对集中。

12.jpg

图12 上海葡萄进口国别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上海地产葡萄主要在上海及国内销售,未出口创汇。

四、2019年上海葡萄生产销售趋势

1、生产趋势

经过2018年的种植调整,预计2019年上海葡萄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在5万亩左右,与去年持平。

2019年葡萄上市期预计与往年相当。早熟的少量葡萄已在6月初已经上市,集中上市期则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葡萄品质与去年持平,随着技术发展,上海地产葡萄品质总体上逐年上升。

葡萄由于控产栽培影响,平均亩产预计在1300公斤左右,与往年持平。平均亩产值约1.5万元。

2、销售趋势

预计2019上海地产葡萄的销售方式分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两种。线下销售特别是果园直销是上海地产葡萄的主要销售方式,占总销售量的65%左右;线下的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约占销售量的20%左右。葡萄线上销售预计占总销量15%左右。根据葡萄品种、品牌和上市时间不同,大宗消费葡萄大多在5~25元/公斤,精品品牌葡萄销售价格最高可达80元/公斤。

五、上海葡萄行业发展建议

1、加大对老果园设施改造的扶持

    生产精品葡萄,需要高水平的设施,应加大对葡萄生产设施设备的补贴,特别是对葡萄园道路基础设施、大棚生产设施扶持,促进葡萄设施的提档升级,使上海葡萄生产向高水平发展。

2、加大对葡萄现代绿色生产技术支持

新建果葡萄园要提高标准,做到机械化、省力化。加大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绿色发展方式真正融入到地产葡萄的整个生产过程。

3、培育上海地产葡萄品牌

一是开展本市葡萄品牌体系建设,包括品牌识别、包装、宣传资料、电子介绍资料等;二是开展本市葡萄等级、规格标准制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上海地产葡萄等级标准手册;三是开展本市葡萄产后营销推广体系建设,应用新媒体,创新推广新模式,建设微推广平台,强化推广深度,形成线上线下推广相结合;四是开展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推广与应用;五是加强对“三品一标”的认证补贴,提升地产葡萄的整体水平;六是开展本市葡萄销售主渠道建设及高端市场建设,形成以电子商务、电视购物、微商、O2O等线上销售渠道,以及以果园直销、高端商超、生鲜专卖店、团购、社区店、大卖场等线下销售渠道。

4、推进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

上海地区葡萄生产区域处于大城市近郊,具有发展都市现代观光农业的区位优势,如何结合观光采摘、体验参与、生态休闲,开展具有上海特色的葡萄采摘模式还需进一步积极探索与实践。同时,建议合理放宽农业旅游服务景点的建设条件,加大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葡萄全产业链。

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

                             二〇一九年六月

注: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成员:范红伟、郑秀国、候余欣、李璇、王秀敏、袁亚祥、吴颖静


分享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