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葡萄行业2019年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一、全国葡萄生产概况
全国葡萄种植面积近年来逐步增加,从2013年1072万亩增加至2016年1214万亩,年增长3.2%,2017年面积略微下降到1198万亩。平均亩产量约为11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加工葡萄品种栽培面积约200万亩,其余为鲜食葡萄品种。
图1 2013-2017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2017年葡萄栽培面积最多的是新疆、云南、陕西、河北、山东,分别占全国栽培面积19.0%、7.9%、6.4%、6.1%、5.4%,五省约占全国面积45%左右。
图2 2017年葡萄栽培面积省份排名
(数据来源:国家葡萄行业协会)
我国设施葡萄栽培主要包括避雨设施栽培、促早设施栽培(含日光温室和先促早后避雨)和延迟设施栽培(含错季栽培)等多种模式,其中避雨设施栽培面积最大。2016年全国设施栽培葡萄面积达346万亩,占总栽培面积的26.6%。设施栽培葡萄面积最多的五个省份分别是浙江、湖南、江苏、云南、陕西,占设施栽培面积的11.9%、11.0%、8.1%、8.1%、7.8%。
图3 2016葡萄设施栽培主要省份
(数据来源: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二、近五年上海葡萄生产情况
1、葡萄栽培面积
上海葡萄栽培面积在2014年达到7.93万亩的高位后逐年减少,从2014年7.93万亩降至2018年的5.02万亩,下降了37%。已投产面积占总面积96%以上,近三年为99%。奉贤区、嘉定区、金山区为上海葡萄主要生产地区,三区生产面积占全市生产面积的60%左右。
图4 2014-2018年上海葡萄栽培面积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2、葡萄产量情况
受葡萄栽培面积影响,上海葡萄总产量也在减少,从2014年9.63万吨减少到2018年6.59万吨,下降了32%。受控产优质栽培措施影响,上海葡萄亩产量比较稳定,近五年在1300公斤左右。
图5 2013-2017年上海葡萄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3、葡萄品种情况
2018年上海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是‘巨峰’、‘醉金香’、‘夏黑’、‘巨玫瑰’、‘藤稔’五种,占全部面积的89%,主栽品种比较稳定。2015年以来,‘阳光玫瑰’品种以果实品质好、易栽培管理、果实挂株期长等特点,深受种植户喜爱,发展迅速,2018年上海栽培面积约2500亩,占总面积5%左右。除此之外还有‘金手指’、‘喜乐’、‘红富士’等品种少量种植。
图6 2018年上海葡萄品种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表1 上海葡萄种植品种情况(万亩)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巨峰 |
醉金香 |
巨玫瑰 |
夏黑 |
藤稔 |
其他 |
|
2014 |
2.91 |
1.28 |
1.07 |
0.84 |
1.07 |
0.76 |
2015 |
2.71 |
1.34 |
1.12 |
0.95 |
0.97 |
0.63 |
2016 |
2.24 |
1.28 |
0.96 |
0.84 |
0.83 |
0.58 |
2017 |
1.96 |
1.16 |
0.85 |
0.78 |
0.65 |
0.58 |
2018 |
1.64 |
0.46 |
0.89 |
0.7 |
0.76 |
0.57 |
三、近五年上海葡萄销售情况
1、销售方式
近年来,上海地产葡萄销售方式分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两种。线上销售方式主要包括电商平台、微信营销、卡券等;线下销售主要包括果园直销、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等。线下销售特别是果园直销是上海地产葡萄的主要销售方式,占总销售量的60%左右;线下的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约占销售量的25%左右。葡萄线上销售从2015年开始起步,到2018年销量已占总销量15%左右。
2、销售价格
近五年上海地产葡萄的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五年平均价格约为10.1元/公斤,平均亩产值约1.3万元。受到种植面积减少和价格波动影响,上海地产葡萄总产值从2014年的8.59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7.34亿元,累计下降了15%左右。
图7 2014-2018年上海葡萄品种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从上海主要批发市场情况来看,国产葡萄中早熟的夏黑和中熟的巨峰比较受欢迎。以巨峰为例,2015-2018年巨峰葡萄月均批发价为10.87元/公斤,每年的市场表现情况不一,2015年逐月呈下降趋势,2016年表现比较平稳,2017年呈先升后降趋势,2018震荡上行。
表2 上海巨峰葡萄批发月均价(元/公斤)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2015 |
— |
18.47 |
15.54 |
14.49 |
12.73 |
11.20 |
8.96 |
10.01 |
9.50 |
9.51 |
11.34 |
9.56 |
2016 |
8.86 |
8.96 |
8.94 |
8.65 |
9.35 |
9.33 |
8.90 |
8.79 |
8.26 |
8.13 |
7.47 |
7.34 |
2017 |
7.21 |
10.86 |
12.48 |
18.97 |
18.90 |
18.34 |
16.09 |
16.00 |
12.73 |
11.82 |
10.95 |
9.78 |
2018 |
7.9 |
8.02 |
8 |
7.86 |
8.51 |
8.69 |
8.77 |
10.48 |
10.5 |
11.02 |
11.34 |
11.37 |
图8 2015-2018年上海葡萄月均批发价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3、销售外省市葡萄情况
近五年来,上海销售外省市葡萄量从2014年8.5万吨增加长2017年的13万吨,年均增长11%。
图9 2014-2018上海销量外省市葡萄量
(数据来源: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
进入上海市的葡萄主要来源于辽宁、新疆、山东、河北等北部省份,辽宁取代新疆成为上海葡萄的最大输入地;初夏早熟品种多来自云南,夏秋季节浙江和江苏的葡萄也大量进入上海市场,2018年,以上七省进入上海市场的葡萄占外省市总进入量的74%。
图10 2017年外省市来沪葡萄比例
(数据来源: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
4、进出口情况
2014-2018年间,上海平均每年进口鲜葡萄5.03万吨,年平均进口额8.5亿元,进口平均单价约16.9元/公斤。2018年进口单价为16元/公斤,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图11 2014-2018年上海葡萄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2018年上海进口的葡萄主要来自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占总量的73%,澳大利亚占21%,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从美国进口的葡萄只占4%,其他国家只占2%,进口国家相对集中。
图12 上海葡萄进口国别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上海地产葡萄主要在上海及国内销售,未出口创汇。
四、2019年上海葡萄生产销售趋势
1、生产趋势
经过2018年的种植调整,预计2019年上海葡萄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在5万亩左右,与去年持平。
2019年葡萄上市期预计与往年相当。早熟的少量葡萄已在6月初已经上市,集中上市期则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葡萄品质与去年持平,随着技术发展,上海地产葡萄品质总体上逐年上升。
葡萄由于控产栽培影响,平均亩产预计在1300公斤左右,与往年持平。平均亩产值约1.5万元。
2、销售趋势
预计2019上海地产葡萄的销售方式分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两种。线下销售特别是果园直销是上海地产葡萄的主要销售方式,占总销售量的65%左右;线下的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约占销售量的20%左右。葡萄线上销售预计占总销量15%左右。根据葡萄品种、品牌和上市时间不同,大宗消费葡萄大多在5~25元/公斤,精品品牌葡萄销售价格最高可达80元/公斤。
五、上海葡萄行业发展建议
1、加大对老果园设施改造的扶持
生产精品葡萄,需要高水平的设施,应加大对葡萄生产设施设备的补贴,特别是对葡萄园道路基础设施、大棚生产设施扶持,促进葡萄设施的提档升级,使上海葡萄生产向高水平发展。
2、加大对葡萄现代绿色生产技术支持
新建果葡萄园要提高标准,做到机械化、省力化。加大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绿色发展方式真正融入到地产葡萄的整个生产过程。
3、培育上海地产葡萄品牌
一是开展本市葡萄品牌体系建设,包括品牌识别、包装、宣传资料、电子介绍资料等;二是开展本市葡萄等级、规格标准制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上海地产葡萄等级标准手册;三是开展本市葡萄产后营销推广体系建设,应用新媒体,创新推广新模式,建设微推广平台,强化推广深度,形成线上线下推广相结合;四是开展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推广与应用;五是加强对“三品一标”的认证补贴,提升地产葡萄的整体水平;六是开展本市葡萄销售主渠道建设及高端市场建设,形成以电子商务、电视购物、微商、O2O等线上销售渠道,以及以果园直销、高端商超、生鲜专卖店、团购、社区店、大卖场等线下销售渠道。
4、推进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
上海地区葡萄生产区域处于大城市近郊,具有发展都市现代观光农业的区位优势,如何结合观光采摘、体验参与、生态休闲,开展具有上海特色的葡萄采摘模式还需进一步积极探索与实践。同时,建议合理放宽农业旅游服务景点的建设条件,加大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葡萄全产业链。
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
二〇一九年六月
注: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成员:范红伟、郑秀国、候余欣、李璇、王秀敏、袁亚祥、吴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