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季度上海主要农产品行情分析报告
蔬菜价格同比继续上涨,季均批发价低于京江浙皖地区。二季度,蔬菜季均生产价2.05元/公斤,环比跌11.26%,同比涨46.43%。蔬菜季均批发价3.55元/公斤,环比跌13.41、同比涨6.61%,季均批发价低于北京、浙江、江苏、安徽。蔬菜季均零售价7.28元/公斤,环比跌13.95%,同比涨10.30%。预计后期本市蔬菜供应量会有所下降,蔬菜价格将呈现季节性上涨。
猪肉市场量涨价跌,猪粮比价进入绿色区域。二季度,猪肉季均批发价14.63元/公斤,环比跌16.87%,同比跌21.29%。猪肉季均零售价26.44元/公斤,环比跌7.81%,同比跌11.75%。猪肉成交量69087.85吨,环比、同比分别涨13.64%、3.64%。6月底,全国平均猪粮比价约为6.06:1,已从上季度的蓝色预警区域转入绿色区域。预计后期本市猪肉价格也将有效回升,但回升空间不大。
淡水产品、海产品价格总体下跌。二季度,淡水产品季均价32.52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跌1.33%、1.90%。海产品季均价56.06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跌3.64%、2.50%。预计后期海产品的价格将小幅下跌,淡水鱼总体价格还有下行空间,虾类总体价格将小幅下调。
蔬 菜
一、蔬菜价格同比涨,叶菜季均批发价低于浙江、高于江苏与安徽
据上海34个生产价格市场数据显示,二季度,蔬菜季均价2.05元/公斤,环比跌11.26%,同比涨46.43%(见表1)。
表1 2018年二季度上海各类市场蔬菜价格情况
单位:元/公斤、%
生产价格 |
批发价格 |
零售价格 |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2.05 |
-11.26 |
46.43 |
3.55 |
-13.41 |
6.61 |
7.28 |
-13.95 |
10.30 |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据上海地区五大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二季度,蔬菜季均价3.55元/公斤,环比跌13.41、同比涨6.61%。蔬菜成交总量为1499308.20吨,环比上涨17.39%。本市蔬菜季均批发价低于北京市、浙江、江苏、安徽(图1)。
图1 2018年二季度上海与全国部分省市蔬菜季均批发价比较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叶菜季均批发价低于浙江、高于江苏与安徽。其中大葱、洋白菜季均批发价均低于浙江、安徽,高于江苏;大白菜、芹菜、韭菜和蒜苗季均批发价低于浙江,高于安徽和江苏;而菠菜、生菜、油菜季均批发价均高于浙江、江苏、安徽(图2)。
图2 2018年二季度上海与周边省份叶菜季均批发价比较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据上海67个零售市场数据显示,二季度,蔬菜季均价7.28元/公斤,环比跌13.95%,同比涨10.30%。
二、青菜和鸡毛菜月均批发价总体均呈倒“V”型走势,卷心菜呈持续上涨趋势
二季度,青菜季均生产价1.66元/公斤,环比跌9.78%,同比涨61.17%。卷心菜季均生产价1.01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涨8.60%、57.81%。鸡毛菜季均生产价3.10元/公斤,环比跌14.60、同比涨37.17%(见表2)。
青菜成交量为57996.22吨,环比、同比分别跌11.59%、8.66%。鸡毛菜成交量为7416.48吨,环比涨35.97%,同比跌15.05%。卷心菜成交量为29156.34吨,环比、同比分别涨9.59%、1.28%。
表2 2018年二季度上海各类市场叶菜价格情况
单位:元/公斤、%
|
生产价格 |
批发价格 |
零售价格 |
||||||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青菜 |
1.66 |
-9.78 |
61.17 |
2.45 |
-15.52 |
31.72 |
4.84 |
-3.97 |
35.96 |
卷心菜 |
1.01 |
8.60 |
57.81 |
1.54 |
10.79 |
40.00 |
4.20 |
-3.67 |
22.09 |
鸡毛菜 |
3.10 |
-14.60 |
37.17 |
3.47 |
-27.10 |
8.10 |
7.76 |
-16.02 |
9.30 |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二季度,青菜和鸡毛菜月均批发价总体均呈倒“V”型走势,卷心菜月均批发价呈持续上涨趋势,其中,青菜月均批发价同比涨幅呈下跌走势(见图3、图4、图5)。
图3 2018年二季度上海青菜批发价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图4 2018年二季度上海卷心菜批发价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图5 2018年二季度上海鸡毛菜批发价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三、市场分析
二季度,本市蔬菜价格低于江苏、浙江,呈现季节性回落,但总体高于去年同期。清明后,气温的升高有利于蔬菜生长,本市蔬菜供给呈现宽松的局面。由于蔬菜品种齐全,数量充足,价格整体低位运行,即使清明、五一和端午小长假,也未能明显拉动蔬菜价格。
四、后期走势研判
7月进入盛夏,温度高且雨水较多,不利于蔬菜的生长,也会增加蔬菜的运输成本,预计本市蔬菜供应量会有所下降,价格将呈现季节性上涨。9月中下旬,随着温度的下降,全国各地蔬菜供应会逐渐恢复,受全国蔬菜行情的影响,预计本市叶菜及其他蔬菜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回落。
猪 肉
一、猪肉市场量涨价跌,总体延续低位运行
据上海五大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二季度,猪肉季均价14.63元/公斤,环比跌16.87%,同比跌21.29%。猪肉成交量69087.85吨,环比、同比分别涨13.64%、3.64%。
据上海67个零售市场数据显示,二季度,猪肉季均价26.44元/公斤,环比跌7.81%,同比跌11.75%。
表3 2018年二季度上海各类市场猪肉价格情况
单位:元/公斤、%
批发价格 |
零售价格 |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14.63 |
-16.87 |
-21.29 |
26.44 |
-7.81 |
-11.75 |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二季度,上海各类市场猪肉月均批发价小幅上涨,月均零售价总体呈下跌走势(见图6)。
图6 2018年二季度上海各类市场猪肉价格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二、市场分析
二季度,猪价延续下跌走势,已经连续4个月跌到近5年同期最低,其中4月猪肉批发均价跌至最低(每公斤13.97元),低于生猪供应严重过剩的2014年同期价格(每公斤14.08元)。5月下旬至6月,猪肉价格开始止跌反弹,猪肉批发均价恢复性震荡上调(从每公斤14.50元上涨至每公斤15.52元)。全国猪粮比价先降后升,从4月4日的5.50:1跌至5月16日的5.41:1,进入国家《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设定的蓝色预警区域(5:1-5.5:1),养殖户普遍出现亏损,随后又快速回升至6月27日的6.06:1。
二季度猪价触底反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去年3季度主产区养殖户的补栏和产能扩增,使得生猪养殖过剩,且春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淡季,市场上猪肉供大于求,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下跌。之后,由于养殖户压栏惜售,加工企业大量库存低价猪肉,加之气温回升,猪肉消费增加,所以市场供需面失衡有所缓解,猪价小幅回升。二是进口量减少,进口主要市场的价格相对跌幅较浅,进口猪肉的价格优势减弱,有利于猪价的恢复性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猪肉54.9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2%,进口量减少。一季度,进口均价为每公斤12元,同比下跌4.4%。
三、后期走势研判
据农业部发布的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见表4),二季度,全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继续下降,猪肉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养殖户出现亏损,市场上猪肉供大于求,加工企业库存大量猪肉。
表4 2018年二季度400个监测县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信息
月份 |
生猪存栏 |
能繁母猪存栏 |
||||
4月 |
5月 |
6月 |
4月 |
5月 |
6月 |
|
比上月增减 |
-0.80% |
-1.90% |
-1.20% |
-1.40% |
-2.50% |
-1.30% |
比去年同期增减 |
-1.50% |
-2.00% |
-1.80% |
-2.10% |
-3.90% |
-2.90% |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预计三季度供需将有所改善,猪肉供给下降,猪肉消费有所提升,猪价将季节性回升,但空间有限,因为生猪供给总体仍将高于去年同期。受全国猪市行情的影响,预计后期本市猪肉价格也将有效回升,但回升空间不大。
水产品
一、淡水产品、海产品季均批发价总体下跌
据上海四大批发市场 数据显示,二季度,淡水产品季均价32.52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跌1.33%、1.90%(见表5)。其中,鲤鱼批发季均价跌幅最大,环比、同比分别跌18.12%、6.95%,其次为罗氏沼虾,环比、同比分别跌7.22%、0.35%。
表5 2017年二季度上海水产品季均批发价情况
单位:元/公斤、%
|
批发价格 |
||
|
季均价 |
季环比 |
季同比 |
淡水产品 |
32.52 |
-1.33 |
-1.90 |
海产品 |
56.06 |
-3.64 |
-2.50 |
海产品季均价56.06元/公斤,环比、同比分别跌3.64%、2.50%。其中,银鲳4批发季均价跌幅最大,环比、同比分别跌7.48%、31.85%,其次为银鲳3,季均批发价环比、同比分别跌4.25%、9.02%,带鱼1,季均批发价环比、同比分别跌9.24%、8.14%。二季度,淡水产品月均批发价持续下跌,海产品月均批发价呈小幅上涨走势(见图7)。
图7 2018年二季度上海水产品批发价走势图
资料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据上海67个零售市场数据显示,二季度,水产品季均价37.06元/公斤,环比跌6.27%,同比跌1.59%。
二、市场分析
二季度,海产品月均批发价呈现逐月上涨的趋势,但总体价格低于一季度。具体品种涨跌互现,列入监测范围的17个海产品,同比上涨8个、下跌9个。4月1日,由于气温下降,浙江省海洋渔业局发布关于2018年浙江省海洋休渔禁渔通告,自此,东海海域逐步进入禁渔、休渔期。浙江是上海水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因此海水捕捞产品的供应开始受到影响,随着货源的减少,市场上海产品价格呈小幅上涨走势。5月,东海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近海养殖的贝壳类海产品大量上市,市场上冰鲜及冷冻海产品的品种整体比较丰富、库存比较充足,有小黄鱼、大黄鱼、鲳鱼、带鱼、马鲛鱼、墨鱼、鱿鱼、梭子蟹等。
二季度淡水产品市场交易保持稳定,淡水鱼货源充足,整体价格呈小幅下跌走势。淡水产品中,除了甲鱼、罗氏沼虾、黄鳝1外,其余产品都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鲫鱼、鲤鱼、加州鲈鱼1等产品与去年同比跌幅超过17%。
三、后期走势研判
由于休渔期从4月开始持续到9月底,因此,预计后期冰鲜海产品供应会逐渐偏紧,市场上将主要以化冻冰鲜海产品为主,但由于夏季是消费淡季,因此海产品的价格会小幅下跌。淡水产品方面,后期随着淡水鱼成鱼陆续大量出塘,市场货源充足,总体价格还有下行的空间。另外进入盛夏,虾类数量会增多,总体价格还将小幅下调。
注:5个批发市场分别为:上海七宝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江桥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