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搞好2006年夏季农业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农委,农工商集团公司: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搞好今年夏季农业工作对推进本市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完成全年粮食生产总量任务,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搞好今年夏季农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分析今年夏季农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郊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外部宏观环境和内在工作基础较往年更有利于搞好今年夏季农业工作。
一是环境更优。中央1号文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把"生产发展"放在第一位,为搞好夏季农业增添了新的动力;市政府关于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等新的支农扶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搞好夏季农业增添了新的活力;郊区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良好,为搞好夏季农业增添了新的干劲。同时,二麦、油菜等夏熟作物克服了秋种季节阴雨、冬春低温和冰雪天气不利影响,加之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有力,产量有望好于去年。蔬菜、西甜瓜、草莓、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产销两旺,产值比去年增10%以上。
二是基础更好。今年郊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更大,到5月底,全市将完成20万亩设施粮田建设任务。农民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快速发展,许多区县把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纷纷出台扶持政策,今年金山、松江等区县的粮食规模经营比例将超过50%。为农服务得到加强,今年扶持建立40个为农综合服务站,不少区县还建立以植保服务为主体的镇、村两级农业服务队伍,科技入户深入人心。
三是准备更充分。秋熟水稻种植面积下达早、落实好,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左右,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总量任务打下了扎实基础。以优化水稻种子补贴政策为契机,推进郊区水稻统一供种,区县、乡镇两级统一供种率超过80%,比去年增加近30个百分点;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种植比例达到95%以上。专业农民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有序展开,农机检修和保养基本到位,农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但是,今年夏季农业工作也面临新情况:一是部分农村干部思想不够重视,认为"三夏"年年搞,年年老一套,立足抗灾意识比较淡薄。二是建设与生产、季节与质量的矛盾突出。"三夏"期间,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和大面积设施粮田、设施菜地建设,与传统的夏季收、种、管工作不同程度地发生冲突;由于条纹叶枯病的潜在威胁,在技术上,要求适当推迟水稻播种时间,这与夺取水稻高产带来矛盾。三是夏季,正是蔬菜、瓜果用药的高峰季节,又是畜牧业动物疫病的多发季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压力大。
二、进一步明确今年夏季农业工作的任务要求
(一)立足抗灾,及时做好夏熟的抢收工作。夏粮是郊区全年粮食生产总量构成的一部分,夏季又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抗灾意识,做好晴雨两套准备,制订工作预案。一要精心组织,搞好协调,适时收好95万亩二麦和油菜,确保夏熟丰收成果到手。二要选留好明年夏熟麦油种子,满足今年秋种生产需要。
(二)坚持质量,种足种好秋熟水稻面积。秋熟水稻是本市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也是农民口粮和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要适时种好160多万亩水稻。针对郊区近年来病虫害发生的新趋势,特别是条纹叶枯病威胁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各地要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做好前期用药防治的基础上,适当推迟水稻的播栽期,隔断灰飞虱前后传播的食源。二要提倡精量播种。通过减少用种量,探索"机插秧"等形式,克服郊区水稻高产中基本苗过多的薄弱环节,为夺取水稻高产打好扎实的基础。三要力争挖潜多种。为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20亿斤粮食生产任务,各地要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尽可能种足水稻面积,杜绝抛荒弃种。四要落实好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确保明年生产用种。
(三)强化管理,认真抓好经济作物产销工作。虽然郊区农民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比例不高,但经济作物生产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一要加强西甜瓜、蔬菜、食用菌、花卉等在田经济作物和果树的生产管理,做好产销衔接,提高种植业产值和效益。二要以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做大做强做响农产品品牌,扩大品牌覆盖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三要继续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提升农产品的档次。
(四)重点突破,加快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基本原则,继续通过政策聚集、项目集聚,以及加强指导管理等手段,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先行区规划布局,增强集聚、示范和带动功能。一要搞好规划,形成各自特色,切忌功能定位上的雷同。二要聚焦现有政策,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三要择优招商引资,吸引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四要积极探索和开发休闲、观光和体验农业,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五要扬长优势,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做好服务全国的文章。
(五)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要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建设的关系,在不影响夏收、夏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设施粮田和设施菜地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二要认真抓好市政府实事工程的实施,完成80万亩商品有机肥的推广任务。三要结合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工作。四要通过科技入户、专业农民培训等措施,抓好各项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夯实水稻高产基础。五要继续抓好秸秆禁烧,特别是秸秆直接还田工作。
(六)严格监管,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一要继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的专项治理行动,净化农资市场,使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二要加大对禁用农药的监管力度,完善农药使用联户制度,进一步做好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三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三、切实抓好夏季农业的推进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宣传、贯彻和落实中央与市委、市政府有关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搞好检查督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力争把今年的夏季农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加强部门协调。夏季农业工作是重要农时活动,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农业部门要发挥工作主动性,及时沟通情况,争取各方支持,共同做好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服务夏季农业,及时帮助解决夏季农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加强分类指导。各地农业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围绕夏季农业工作中"收、种、管"三大任务,通过建立丰产示范方、科技下乡、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实行分类指导,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执法监督。继续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开展以水稻种子、农药为重点的专项治理行动,净化本市农资市场。要以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和产品质量认证为抓手,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地环境监测,提升郊区农产品档次,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
(五)加强为农服务。要鼓励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强化与农民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指导。要积极开展探索,创建以植保服务为主的农业综合服务队伍,从公共植保角度,切实抓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各项工作。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