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项目成果2015年绩效评价结果产生

产生日期:2015-12-24 10:08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连续三年对验收后的科技兴农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持续跟踪科技兴农项目成果,2015年评价对象为2012年验收的55个科技兴农项目(涉及财政预算6830万),综合评分为良好。

一、扩大跟踪评价范围、完善评价体系。

继续扩大跟踪评价范围,逐年增加评价课题数量(2013年35个,2014年40个),今年评价课题数占当年验收课题总数的56%,且评价的课题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流程新增受益对象的满意度调查指标,并对原有评价体系评分标准和分值进行调整,确保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升级了评价系统,根据评价体系的调整内容,对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系统数据填报与指标评分相一致。

二、跟踪评价结果良好,挖掘项目成果后续影响力。

项目资金管理均严格参照科技兴农项目合同规定,项目预算执行率为92.28%,执行效果良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动态管理项目日常实施,包括项目的日常进展、年度总结、资金使用等内容,90%以上的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要求定期填报。

科技成果应用范围广,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科技兴农成果在上海郊区及周边江浙沪、河南、山东等地的108个区县得以应用,推广项目后续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推广面积达到288万亩次,带动农民增收2.1亿元,培训相关农民2.45万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新优特蔬菜、瓜类新品种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课题在多个省市示范推广新夏青2号、“红绿早脆”甜瓜、青酥二号、东方蜜等品种,推广面积22.3万亩,节约成本2500万元,增收6200万元。

成果科技含量和质量成效显著,获得多项知识产权。获得知识产权32项,新品种审认定7项,相关标准7项,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6项,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9项。如上海农科院培育的彩色马蹄莲“紫鹃”、“红玉”、“粉玉”、“墨玉”等4个品种通过了上海市新品种认定,并获得彩色马蹄莲鲜切花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专利一项。

注重科技成果的宣传推介,促进成果的推广应用。参加新优品种博览会,品种观摩品鉴会,展示会、交易会、推介会等大型展示活动70余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扩大科技兴农成果辐射面;通过发表文章,增强科技兴农成果的影响力,累计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期刊54篇。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