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召开“三秋”工作现场会强调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 切实抓好冬播蔬菜生产

产生日期:2010-10-15 06:17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10月15日,上海市政府在浦东新区黄金海滨度假村召开“三秋”工作现场会。会议客观分析了当前本市农业生产的新情况、新形势,具体部署了今年的秋收、秋种、秋管工作。副市长胡延照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伟主持会议。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对今年郊区“三秋”工作进行了部署。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陆鸣,崇明县副县长杜松全在会上作了有关经验介绍。

    会议认为,目前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三秋”各项准备工作较充分。水稻种植面积162.7万亩,预测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00万吨。蔬菜生产克服不利气候影响,绿叶菜市场供应基本稳定。郊区已备麦种1065万公斤、绿肥种子189万公斤,种子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化肥、农药市场数量较足,市场价格平稳。农机保养和新增农机基本到位。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种植面积稳定,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切实抓好重大病虫草害防控,继续加大支持投入力度。上海作为粮食主销区,确保20亿斤粮食生产总量的任务必须完成。

    会议要求,切实抓好蔬菜生产供应,切实抓好43万亩次的冬播蔬菜生产。一是进一步落实最低保有量制度,调整蔬菜生产种植结构。区县蔬菜种植面积不得低于市政府确定的蔬菜最低保有量面积;在保证面积的同时,适当增加绿叶菜种植面积,绿叶菜种植面积不得少于蔬菜面积的1/3。二是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特别是绿叶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标准化生产,通过龙头企业组织销售,通过组建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来调减散户。三是研究支持绿叶菜生产扶持政策。市与区县政府在淡季出台一些临时性的政策,鼓励支持绿叶菜生产;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支持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确保绿叶菜质量安全;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建立一些区域性的保鲜冷库,增强收贮能力;在研究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也要研究蔬菜多了怎么办的问题,防止菜贱伤农。

    会议部署了今年“三秋”的各项任务。一是立足抗灾,抓好抢收。加快水稻收割进度,确保162万多亩水稻颗粒归仓;指导有关种子企业切实做好种子的精选和储备工作,确保明年水稻种子供应数量和质量;做好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与粮食收储企业的订单对接工作,确保及时收购。二是综合利用,抓好禁烧。广泛宣传市政府关于加强对秸秆露天禁烧和利用管理的通告;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奖补政策,鼓励和引导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水稻收割机械改装,加强农机作业人员的培训。三是围绕高产,抓好抢种。今年秋播预计郊区种植“二麦”约100万亩,绿肥约50万亩,油菜约14万亩。全市将建立麦子高产示范点150个,合计面积10万亩以上,辐射面积20万亩。四是不失时机,抓好抢管。重点抓好麦子、油菜的肥料管理与草害控制;大力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全市建设蔬菜、水果标准园70个。五是注重安全,抓好监管。切实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质量抽查和监管,严防伪劣农资源流入和使用;进一步做好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

    会议组织参观了浦东东滩现代农业基地水稻高产示范、机械收获现场,麦子、油菜、绿肥播种现场,优质稻米加工现场等。水稻秸秆多种形式机械还田现场引起了与会者浓厚兴趣。

    各区县分管区县长、农委主任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市有关委办局负责同志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