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菜场较远居民买菜难及食品安全溯源问题“智慧”来解决 “马大嫂”能接受卖菜机器人吗?
产生日期:2015-10-30 02:37 来源: 新民晚报
见过自动提款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快递取件箱,你见过自动卖菜机吗?去年以来,沪上有一大波卖菜机器人悄然入市,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买到鲜货,扫扫二维码知道菜品来自哪块田间地头。马大嫂能接受这种买菜新方式吗?
去年8月30日,八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据中国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预计,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有4万亿元人民币。
产地直供 价格合适
据市商务委介绍,依托“自动售菜机”和“生鲜自助提货柜”两种形式,这样的社区微菜场在沪已达349家。卖菜机器人的表现到底如何?“马大嫂”能接受吗?
“4℃-12℃保存,自带二维码,扫一扫能知其来历,价格比家门口菜场大概便宜10%,所以现在每天下班我都会从单位买好小菜回家!”昨天傍晚在静安区凯迪克大厦一楼,楼里上班的小白领肖倩正忙着在自动售菜机肚里“扫货”。中午在这台2米高的“大胃王”肚子里,除了各种时令蔬果,还有冰鲜鸡、猪肉、鸡蛋、豆腐等30多个品种,然而现在已经所剩不多。大厦楼宇联合党支部书记肖素华告诉记者,因为是产地直供价格合适,加上物业为给“楼宇经济”营造良好环境还适当给补贴,所以每到下班时间这个卖菜机器人肚子里就要几近掏空。
类似于快递自助取件箱的生鲜自助提货柜,“排场”更大一些。在嘉定新城,记者看到了一个由若干生鲜自助提货柜组成的生鲜直投站。它有两组柜子,一组由24个常温柜组成;另一组由30个冷藏柜组成。居民可先办理会员卡,并在前一天晚上通过网站、微信、电话、手机APP等各种方式订购所需物品,第二天凭会员卡只需在保鲜柜感应区上轻轻一刷。“上网啥的阿拉也不懂,但是刷卡总归会咯!”原本去最近的菜场也要花40分钟的蔡阿婆,昨天早上潇洒一刷,她说是女儿帮她办的卡,现在买小菜从下楼到上楼,只要花10分钟。
据悉,目前沪市成熟运作的349家社区微菜场,分别由强丰、厨易时代、食行生鲜、优值供4家企业负责建设,主要有“自动售菜机”和“生鲜自助提货柜”两种形式,主要解决市民“卖菜难”里的三大问题:一是人们特别是老年居民就近买菜需求,二是食品安全的追根溯源问题,三是解决地产果蔬的城乡直销对接问题。
智慧微菜场对接社区
“互联网+菜篮子”,会产生什么效果?据上海市商务委去年通过有关居委会发起的调研发现,约80%的市民欢迎这种全新的菜场模式。另据东方网对上海市民及公务、商务人士的餐饮方式做过最新调查显示:上网买菜和智慧菜场,让回家吃饭又开始在申城上班族里“回归”;“互联网+菜篮子”的新模式,改变都市上班族事业、家庭难以两全的困境。
因为这些自动售菜机和生鲜自助提货柜,瞄准的都是距离菜场比较远地区居民买菜难的“痛点”,或者城市老龄化背景下不太走得动的老年消费者。对此,光明都市菜园总经理杨学军认为,“所谓菜篮子工程升级版,就是运用移动互联网的先进手段,做到在任何时段、任何地点,都可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登录网上菜园,从中选购各式各样的生鲜食材和食品,并由专门的冷链物流团队直接、迅速地配送到用户指定的地点”。而市商务委方面则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创造条件、优惠政策,培育和拓展食用农产品产业链一体化配送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各类智慧微菜场与申城社区的对接。
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