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转型为闵行农民搭建增收平台
产生日期:2014-06-03 02:40 来源: 东方城乡报
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曾经用“种砖头”取代“种庄稼”,把一个负债1780万元的贫困村,变成了年上缴利税数亿元,农民可享有薪金、股金、租金、福利金,沪上和全国知名的“幸福村”。如今,九星村在闵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下又有惊人之举,将合理配置九星市场的土地资源,让全区征地动迁农民和经济薄弱村、困难村进入新九星平台,以持股形式拥有其物业,通过股权收益形式每年实现分红增收。
□通讯员 王洪
将村级经济“小平台”向惠及闵行农民的“大平台”转型,近期,年销售额280多亿、上缴利税6亿元的中国市场第一村——七宝镇九星村,正在积极酝酿整体转型,规划用10年时间拆除每年能带来数亿元利润的大型综合市场,新建180万平方米商务载体,以多种形式接纳闵行区所有经济困难村及村民的投资,为全区农民和经济薄弱村搭建一个持续增收的平台。
九星村富裕起来怎么办?如何提升特大型市场的能级,继而辐射到更广范围,解决失地农民的增收问题?关于九星的转型追求,其实一直可以追溯到九星控股集团董事长吴恩福长期深思的这一重大课题,他认定的发展之理,就是“一村富不算富,农民兄弟一起富才算富”。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以及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发展混合型经济,实行农村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和要求,极大地激发了九星人的改革激情,萌发出更大的改革手笔,设想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维护好农民的根本权益,并不断放大改革成果,来惠及更多的农民和农村组织。
领会精神才能决策,吃透精神方能行动。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九星人没有满足当下全村“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有股份”的现状,而是以“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及的紧迫感”,和“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努力求变”的做事风格,以更大的改革举措,通过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方式,辐射和放大九星市场效应,带领其它村级组织共同致富,面对“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发展态势,以坚定的改革步伐,交出了一份领跑全国同类市场,在闵行和长三角地区,乃至更广阔区域,开辟市场发展新阵地,保持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的出色答卷。
据了解,九星转型合理配置现有的土地资源,将让闵行的21个经济薄弱村、42个经济相对困难村进入“新九星”运作平台,通过股权收益形式实现分红增收,通过给政策、给制度、“政府搭建平台,市场机制运作、农民入股参与”,最终实现“集团、村民、社会”三者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而推动农民长期增收机制的形成。
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体制创新,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改革创举,九星村在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后,如今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是九星转型发展模式的基本前提;确立农民增量物业投资长效机制,是九星转型发展模式的根本保证。九星转型,既可以更快提升市场档次,解决以往一直让人纠结的“隐患”问题,又能够极大推动市场在更高能级上实现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九星的转型,目前具体的名称尚在探讨之中,但其让更多的农民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做强做优市场品牌,已经赢得了社会高度肯定。吴恩福说:无论是转成“大九星”还是“新九星”,其实称呼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预期10年时间里,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让整个九星村实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使更多的闵行农民能够获得长期受益,从根本上破解“城中村”改造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