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专家:申城应及早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

产生日期:2014-01-29 01:30      来源: 劳动报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应尽早永久关闭活禽市场。昨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预防兽医学博士刘佩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停止活禽交易是阻断H7N9病毒向人际传播的重要措施,上海已具备永久关闭活禽市场的基础条件。

  停止交易阻断病毒传播

  根据《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本市已于去年11月29日公告,并将于今年农历正月初一至4月30日实行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对此,刘佩红表示,上海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型城市,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是摆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面前的主要问题和重大课题,结合禽流感防控形势,应当及早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活禽市场仍然是禽流感防控的高风险区域。”刘佩红指出,去年入冬以来,上海已确诊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卫生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多数病例有禽类暴露史或接触史。农业部门从部分病例接触的活禽市场和环境中,也已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虽然本市家禽养殖环节目前还没有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工作总体处于可防可控状态,但春节即将来临,活禽交易更加活跃,大批外来家禽进入本市,进一步增加了全市禽流感防控的难度,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从去年的防控经验看,关闭市场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防控措施。

  关闭是大城市必然选择

  据了解,上海地产家禽的数量十分有限,大量的家禽需要从周边省区输入才能满足市场交易的需求。

  刘佩红指出,农贸市场人口密集、流动性大,是禽流感等疫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病毒存在和循环之地,极易造成病毒的重组和变异。市场物品繁多,流通范围广,活禽来源时常难以追溯,人-禽-车-杂货混处,休市消毒制度难以落实,存在较大疫病隐患,给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从国家参考实验室和我市动物疫控机构多年的跟踪监测结果来看,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新城疫等野毒感染的概率显著高于养殖场所。”刘佩红表示,从国内外经验看,欧盟、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无论是城郊还是主城区,都不存在活禽交易。在国内,北京市也从2006年开始按照要求,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制度。从当前禽流感防控形势看,活禽市场是禽流感病毒滋生和传播的主要场所,国际化大城市永久性关闭活禽市场是大势所趋。

  已具备永久关闭条件

  在刘佩红看来,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上海已经具备了相应基础条件。

  “不少消费者最大的误会,就是把冷鲜鸡误认为就是冷冻鸡。”有关科学实验表明,前者在0℃~4℃的冷链过程中一方面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氧化排酸让鸡肉的鲜度值能控制在20%~30%之间,口感和口味不输活杀鸡;而后者则因为直接到零下冷冻,导致蛋白质的纤维硬化、鸡的肉质干硬,口味就不如活杀鸡或冷鲜鸡。

  据了解,市商务委正在组织本市品牌冷鲜禽企业积极做好冷鲜禽布点,目前已开设销售网点475个,品牌冷鲜禽企业设计年生产量约12000万羽,基本能满足本市禽肉市场供应。按照项目计划,市商务委还将在2家冷鲜禽屠宰场、2家冷鲜禽配送中心和50家冷鲜禽零售交易点建设冷鲜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目前,5家品牌冷鲜禽企业已与市商务委签订了冷鲜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责任书,将积极建设和使用冷鲜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确保冷鲜禽屠宰、加工、配送、销售等各环节实现全程可追溯。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