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售月饼抽检合格率达100% 食安检测合格率95.3%

产生日期:2013-08-28 02:34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8月28日消息: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本周起申城将进入月饼制销的旺季。过去一些地方曾曝出用陈年馅料制作月饼的情况,不少市民也担心月饼会含有滥用的添加剂。今年上海月饼是否能让老百姓安心品尝?

  昨天下午,市人大对此进行调研。实地走访、听取报告后,一些人大代表表示对上海的月饼安全充满信心。针对目前部分厂家生产的月饼由各种半成品“组装”而成的现状,一些代表也建议要把好各个“衔接”的关卡,确保安全。

  月饼市场需求量较大,一直是不少食品生产企业眼中的“香饽饽”。记者从市质量监督局获悉,今年全市获得月饼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219家,比去年减少14家。今年已报告生产月饼的企业有130家,比去年少9家。

  据介绍,市质量监督局8月初就开始对全市月饼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查,重点检查原辅料进货查验情况、是否利用回收食品或过期食品作为原料加工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非食品用物质、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规范及食品包装标示标注是否规范等,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上海市工商局同样已对流通环节经销的月饼展开抽检。目前抽检的60组样品分别来自徐汇、静安、金山等多个区县的世纪联华、易初莲花等超市,涵盖杏花楼、新雅、功德林等多个品牌,涉及上海、江苏、安徽等地11家生产企业。对微生物、重金属、防腐剂等13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达到100%。

  两家食品企业的实地走访,也让不少人大代表对月饼安全问题吃了“定心丸”。在石龙路上一家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记者看到,生产车间的墙壁上张贴着产品回收制度,明确要求对门店退回产品必须登记,划定区域堆放回收产品,并对回收销毁产品的饲料厂进行索证。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相对杏花楼这样产供销一条龙的“大户”,本市不少中小型生产企业生产的月饼其实是“组装”的,内陷、面皮、包装等均由不同厂家提供。市人大代表张辰建议,可以参照中央厨房的运作模式,加强源头监管,“否则产品一旦推出,再进行监管就比较困难。”

  据了解,目前不少企业虽然明确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完全落实。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