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畜禽肉合格率低于去年

产生日期:2009-03-03 03:42      来源: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上海市食药监、工商、质监等部门昨在上海食品安全联席会议上通报了本市近期食品安全情况,本市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各方面的抽查情况显示,上海市食品总体安全可控,但畜禽肉、水产品、豆制品合格率较去年有所降低。

  “添加剂”未现重大违法行为

  上海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农委向全市119家奶牛场派出106名驻场监督员,对原料奶和自配饲料生产开展驻场监督工作,至目前,全市奶牛场牛群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人为添加违禁物或有害物的现象发生。

  至1月20日,市食药监局已完成10730户重点公共餐饮单位(大中型以上餐饮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餐饮中心厨房、批发市场和食品现制现售单位的自查自纠工作。对1278件包括粮食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熟肉制品、茶叶、调味品、蜜饯等44种食品进行检测。此外,市质监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要求各相关企业进行自查自纠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市商务委重点加强流通环节猪肉“瘦肉精”残留检测监管。

  目前,第一阶段自查自纠整治工作已顺利完成,尚未发现重大违法案件。

  畜禽肉合格率低于去年

  市食药监昨公布本市1月份I类食品抽监结果,本月各类食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5.0%,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9%。但畜禽肉、水产品、豆制品合格率则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今年1月,市食药监局对本市I类食品共抽检614件,发现部分农产品在养殖过程中滥用兽药的情况依然存在,个别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品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不容忽视。监管部门通过抽检已经及时控制了问题食品,并依法予以及时查处。

  本地“瘦肉精”检测全部合格

  为杜绝本市地产生猪“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使用,保障本市畜产品的安全供应,1-2月,市农委对本市生猪进行了出栏前尿样监测,包括瘦肉精、沙丁胺醇等项目监测结果全部合格。

  据了解,此次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监测594场次、监测专业户1874家次,共计样品7614份,其中监测“瘦肉精”3622份,沙丁胺醇2279份,莱克多巴胺1713份。同时,飞行监测了规模化养殖场43家次、专业户214家次,计样品970份。结果表明,全部合格。

  婴幼儿食品及原料进口增三成

  上海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进口食品总量有所下降,但是,婴幼儿食品的进口量却持续放大。同比增长34%。

  今年1月1日至2月15日,上海口岸进口食品7450批,重量98287.79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7%。

  但是,由于2008年“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影响,市场对于进口婴幼儿食品需求放大,很多市民开始选择“洋”奶粉,为此相关食品和原料的进口量反而有所增加。据悉,进口量较大的3类食品是婴幼儿食品及原料、乳清粉和工业用冷冻橙汁,较去年同期依次增长34%、64.5%,减少46.1%。同时,进口食品不合格率(按批次计)为0.16%,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处于受控状态,总体状况较好。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