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18家大型超市批发市场今发加强食品安全自检倡议书

产生日期:2013-06-25 02:10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6月25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天是食品安全宣传周工商专场,本市家乐福、联华、农工商、麦德龙、铜川水产市场、江桥批发市场等18家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将联手向全市食品经营企业发出《加强食品安全自检倡议书》:逐步在具备一定规模的超市门店建立快速检测室,对快检不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采取暂停销售、送法定检验机构检测等措施;对经检验确认为不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及时下架、销毁。

  上海已有53家大型超市、28家批发市场建立了快检室,一些快检室相当于高规格的专业实验室。

  “本市流通领域食品种类繁多、体量庞大,单靠工商部门的抽检、快检,仍难以面面俱到,为此我们正在推动企业进行自检,鼓励本市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建设食品快速检测室,从市场源头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处长陈祖尧表示。

  目前本市工商部门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每周抽检,对乳制品、豆制品、粮油制品、蔬菜水果、生猪产品等实行每月抽检,对节日食品和季节性食品实行全覆盖抽检。

  [专家观点]

  保障食品安全需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作

  “就像踢一场足球赛,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上海市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打了一个比方,“在保障食品安全的这场球赛中,工商部门实际上扮演的就是守门员的角色,工商监管是最后一关。”

  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需要生产出质量安全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从田头到餐桌”实现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工商等主管部门的抽检、快检等执法手段,可对食品安全进行强有力的监管;而食品的生产、销售等企业,则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从源头上严格自律、合法经营。王锡昌认为,农贸市场中需要监管的是大量鲜活、保质期较短的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类等,监管重点在蔬菜的农药残留、畜产品的兽药残留,以及非食用物质如瘦肉精、甲醛、二氧化硫、苏丹红等的非法添加;而超市、卖场中,监管内容主要涉及加工后包装食品,项目有QS生产许可、保质期、是否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包装完整性。

  答食品安全题目赢奖品

  你会吃吗?怎么吃才安全?本周是食品安全宣传周,从6月19日起到6月27日,上海市食安办在本报连续推出2013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每天公布5道食品安全知识“扫盲题”,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把正确答案回复到15921177746,答案全部正确的前20名读者将能获得上海市食安办给予的奖品。短信发送时以7位为准(前2位是食品知识题公布日期,后5位为食品安全答案选项,格式如25ABCDE),答案当天发送有效。获奖的市民将能得到短信回复,凭短信到指定地点领奖。

  ■6月25日题目

  1.近期国家组织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四非”范围()。

  A.未经许可生产保健食品

  B.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

  C.广告或者标签宣称“可包治百病”

  D.以上都是

  2.下列哪种疾病是由于缺乏钙引起的()?

  A.过敏症状

  B.佝偻病

  C.神经炎

  D.自闭症

  3.食品标签上必需标注的内容是()。

  A.保质期

  B.生产日期

  C.详细的厂址及企业名称

  D.以上都必须具有

4.食物若由于烹饪方式不当,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烧焦了的鱼、肉不宜再食用,因其中含有(),该物质对人体有极强的致癌作用。

  A.苯并芘

  B.二英

  C.黄曲霉毒素

  D.亚硝胺

  5.根据《关于本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若干意见》的规定,具有下列哪些行为的企业及有关责任人将被列入“黑名单”。

  A.生产、经营变质、过期、混有异物、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

  B.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且负有法律责任的

  C.加工销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肉类制品的

  D.以上均是

  6月24日的答案为:24BDCDD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