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河蟹大赛”开赛 台湾大闸蟹首度来沪打擂

产生日期:2012-11-05 01:55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今天上午,上海海洋大学第六届蟹文化节暨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正式开赛,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重庆、河南、山东和中国台湾的55家企业养殖的河蟹汇聚一堂,角逐一年一度的“优质蟹奖”和“蟹王”、“蟹后”称号。台湾大闸蟹此番是首度来沪。

  一大早,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王武就带领工作人员,对前来参赛的各地河蟹进行称重与测量。 “总的来讲,这些参赛蟹的品质都很好,很多蟹达到了‘七星级’标准。 ”王武教授笑着说。所谓“七星级”标准,是指“靓、绿、肥、大、腥、鲜、甜”。靓,是说河蟹要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绿,是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肥,要求蟹的“后门”开裂,背甲壳盖的末端与蟹脐之间的缝隙宽大;大,要求雌蟹3两半以上,雄蟹半斤以上;腥,是说要带有蟹特有的腥香味;鲜,表明蟹肉中氨基酸含量高;甜,是指蟹肉口感清甜。在进行了初步称量后,王武透露,今年“蟹王”的重量估计在1斤3两左右。

  在这些河蟹中,首次参赛的台湾蟹的个头不算突出,但它们能来参赛已属不易。过去台湾很少有企业养殖河蟹,即便养成,个头也很小。但今年,台湾苗栗县养殖的大闸蟹已打破了“北纬28度以南没有大规格河蟹”的“铁律”,成活率则普遍在30%以上。这一进步,得益于上海海洋大学专家的技术输出。去年,上海海洋大学和台湾苗栗县签署了 “中华绒螯蟹养殖科技合作协议”,向苗栗输送33.7万只大闸蟹扣蟹,并派出专家赴台蹲点指导当地养殖户。

  王武教授还告诉记者,此次有9家上海企业参加了大赛,上海大闸蟹的品质普遍较好。“吃蟹不必成群结队前往外地,本地大闸蟹就值得一尝。 ”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