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洛平菜场打造首个"0租金"摊位 蔬菜变得很"便宜"
产生日期:2012-02-17 07:00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上海青年报》报道,“青菜,原价2.5元,平价2.0元;大白菜,原价1.2元,平价0.8元……”春节假期之后,寒流突袭令申城菜价不降反升,不过,在闸北区洛平菜市场里,前来买菜的周边居民却能驾轻就熟地找到“便宜货”,别以为“便宜”等于挑些不够新鲜的“剩菜”,恰恰相反,在这个“洛平菜场固定平价专柜”上,蔬菜品种齐全,物美价廉。
自今年开始,为了服务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体,洛平菜市场打造沪上首个“0租金”摊位,菜价普遍低于市场价,由现有的蔬菜摊位摊主轮流“掌柜”,一个多月来,周边居民拍手称好。“我们希望今年能再添一到两个平价专柜。”洛平菜市场经理黄义松如此期望道。
“平价专柜”受居民热捧
踏进位于平型关路上的洛平菜市场,一张红色的告知书贴在入口的醒目处,自2012年1月起,菜场新增“固定平价专柜”,销售各类蔬菜,菜价低廉,品质优良,欢迎市民选购。根据公告,记者找到了61号“平价专柜”,只见两个年轻人正在将一包包从批发市场进来的新鲜蔬菜运上货柜,柜台上方的价格牌显示着主要蔬菜的售价,与其他柜台的蔬菜售价只有一个标签价不同,这张价格牌上同时标注着“原价”和“平价”。“西红柿,原价:3.0元,平价:2.5元;卷心菜,原价:2.0元,平价:1.0元……”在菜场里转一圈能发现,同样的蔬菜品种,这个柜台的售价通常比其他柜台便宜几角至一元不等,着实优惠。
“我跑了好几个菜场,这里的塔菜最便宜,比人家整整便宜一块钱!”住在附近的居民张阿姨满脸笑容,自从发现了“平价专柜”,寻找价廉物美的蔬菜就有了捷径,对于经济不宽裕的一家人而言,洛平菜场的平价专柜意义非凡,“真的要谢谢政府,谢谢菜场经理,这是实实在在帮我们。”记者了解到,平价专柜逐渐家喻户晓之后,不少市民一早就前来排队采购,买菜高峰期时这里一度水泄不通。
既然是“固定平价专柜”,价格谁来确定呢?据悉,这个摊位的蔬菜定价由菜场管理方定,通常高于批发价,低于市场零售价,对菜场里其他摊位的同类蔬菜而言,价格优势不言而喻,但无论是摊主还是管理者,都并不忧心引发“恶性竞争”。“顾客买菜不会天天买一样的,而且需求各异,即使是高价蔬菜一样有人青睐。”洛平菜市场的黄义松笑言,平价专柜的出现意在服务居民尤其是社区困难群体,对其他摊位的影响并不大。
“0租金”摊位实现双赢
菜价低了,怎么盈利呢?事实上,“平价专柜”得以运行,最重要的力量来自政府。“这个摊位不仅不需要租金,反而我们每天还补贴给摊主50元。”黄义松告诉记者,作为沪上首个大胆尝试“0租金”摊位的菜场,他们正在摸索如何实现商贩与顾客之间的“双赢”,通过体制和方式上的创新达到“为民服务”的效果。
这个沪上独一无二的“0租金”摊位如何运营?原来,“专柜”的“掌权人”在菜场里的蔬菜摊主间轮换,每个摊位负责半个月。“不要一分钱租金不说,额外还补贴你,哪个摊主不愿意?”黄义松笑言,经初步协商,约有十二家蔬菜摊位参与平价专柜的经营,“大家轮流做,很公平。”尽管菜价低了,但无成本经营还是让很多摊主“乐开了怀”。“我们薄利多销,进货量比以前多了一倍。”正在打理平价专柜的摊主范老板指着几大包新鲜蔬菜说,虽然售价趋于批发价,但销售量比起以往显著上升,他和几个子女都十分珍惜这半个月的“掌柜”机会。
标准化菜场之路走了7年,洛平菜市场获得荣誉无数,堪称共和新社区里的“模范菜场”,“0租金”意味着管理层的任务也更加繁重,从“质量把关”到每天清晨核定售价,再到人工记录每一个蔬菜品种的进货量与供货单位,点滴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辛劳。在黄义松的计划里,如果目前的平价专柜效果良好,他计划在年内再添一到两个“0租金”摊位,销售品种扩展到副食品、鱼肉甚至是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