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不眠夜,受伤中华鲟顺利度过危险期
产生日期:2011-05-19 03:15 来源: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在中华鲟保护区嘉定基地抢救治疗的421大型受伤中华鲟,经过中华鲟管理处工作人员27天的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已经顺利度过危险期,今天已从重症监护室转入康复病房,同时中华鲟管理处专家对其开展了综合诊疗,巩固了前阶段的诊治效果。该尾中华鲟于今年4月21日在佘山岛附近水域被渔民误捕,是经中华鲟管理处抢救成活的第四尾重伤大型中华鲟,代号421。
自4月21日到保护区嘉定基地开始重症救护以来,中华鲟管理处工作人员对421中华鲟实施24小时监控措施,每天潜水检查诊治鱼体伤患,目前鱼体缺氧症状已经完全消退,呼吸频率趋于稳定,已脱离生命危险;体表充血症状消退,体外伤基本康复,并成功避免继发细菌、霉菌感染;体表皮肤粘液层基本恢复,免疫力增强;游泳行为恢复并趋于正常,至今已持续游动近600小时。
结合421中华鲟康复状况,经过近半个月的淡水驯化、暂养策略调整和池塘准备,今天将421中华鲟转入较为宽敞的康复病房,同时开展全面检查和护理工作,主要包括:1、检查外伤的恢复情况,对尚未完全恢复的伤口进行处理;2、使用B超检查老伤、内部器官状况;3、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液细胞、血液生化、电解质、渗透压、激素等多项指标的检验;4、测量采集基础生物学数据。
下阶段,中华鲟管理处将进一步跟进措施保障421中华鲟的持续康复:1、加强日常24小时值班监护;2、开展潜水伴游观察和水下护理作业,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3、借鉴118、717、306等大型重伤中华鲟摄食驯化的成功经验,实施人工养殖条件下自主摄食驯化工作;4、借助B超、血液和激素检验等人类现代医学手段、开展影像学、生理学、行为学、形态学等科学研究。
另今年 5 月 8 日和 5 月 11 日 ,中华鲟管理处先后监测到 2 尾全长近 1.5 米 的中华鲟,目前也在保护区嘉定基地进行康复治疗。历年来大型中华鲟的连续发现,充分证明了长江口区是中华鲟的聚集地,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