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利用“世博做法”制度化 机械化还田每亩可获补贴45元,收购每吨可获补贴200元

产生日期:2011-05-16 01:14      来源: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黄勇娣)对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本市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及相关农业企业,将给予45元/亩的资金补贴;对收购本市秸秆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单位,按实际秸秆收购量,给予200元/吨资金补贴;对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资金补贴;对购置秸秆机械化还田机具,还将给予定额补贴——这是记者从本市昨天召开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的消息。

世博会期间,本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两高三最”,即空气质量优良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火点数历史最少、机械化还田面积历史最大、巡查检查人数历史最多。今年,本市将积极探索把世博做法制度化、长效化,目前已明确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

据介绍,去年本市水稻、大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198万亩,占水稻、二麦种植总面积的79.5%,较往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以有机肥辅料、食用菌培养基料的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2.5万亩。为此,市农业部门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具配置的补贴力度;市农委、市财政局出台了每亩10元作业补贴,市级作业补贴累计达到1420万元;市环保部门也从排污费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秸秆禁烧;市发展改革委则制定了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相关区县的配套投入超过7400万元。

农业专家指出,现有的科研成果已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多种途径。秸秆可以成为新型复合材料的原料,在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上得到广泛应用。崇明县竖新镇利用秸秆制成燃料棒,作为生物质锅炉或发电厂发电的燃料。上实集团东滩农场利用秸秆汽化发电项目,目前已开始试运作。金山区廊下镇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基质,而青浦练塘则利用茭白叶秸秆制成各种工艺品出口到日本。此外,秸秆还可以和畜禽粪便一起生产商品有机肥等。对未能回收的秸秆,市农业部门已制订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方案,既避免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又通过秸秆腐熟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育地力,从而减少化肥用量。

为了推进机械还田,农业部门将加快大马力拖拉机和圆盘犁、复式还田机具配置,组织好对机手的业务培训,收割机不配切碎抛洒装置不得下田作业。另外,本市还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先进科技手段加强巡查监督,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