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八字工作法”新在哪里?

产生日期:2011-04-12 04:55      来源: 东方城乡报

  “三农”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任务千头万绪。不断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应该成为贯穿“三农”工作始终的一根“红线”。八字工作法”新在哪里?首先新在多措并举,不留死角;其次新在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再次新在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着眼建立长效机制。新形势下农民增收要有新举措、新方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农民的愿望,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

浦东实行“八字工作法” 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

惠农政策直补到“人头、田头、村头、龙头”

□记者  欧阳蕾昵  李正清     

    【核心阅读】近年来,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围绕农民增收工作,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途径和办法,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断完善农民增收措施和长效机制,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浦东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万元,同比增长12%,近几年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目前,浦东新区制定了农民增收五年行动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在2009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5万元,年增幅将达到12%左右。
    农民增收,这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农村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作为承担先行先试使命的浦东,探索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着更加特殊和意要的意义。
    农民增收,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不能靠单打一。为帮助广大基层干部指导不同家庭、不同农户的农民去实现增收,浦东新区政府提出了农民增收“八字工作法”在全区推行。“农民增收八字法”,即“种、养、转、工、租、改、连、补”。
    农民增收,关键要让惠农政策落在实处。浦东新区创新工作思路,把一整套补贴政策直接送入“人头、田头、村头、龙头”,逐户推广、因户施策,各类农民都从中获益。

    农民增收,关键要增加工资、经营性收入
    【典型事例】 “种、养”结合,合作社里凭技术打“工”

    农民致富,着眼点在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典型事例】 土地流“转”、房屋出“租”,接二“连”三办农家乐

    实现小康,让惠农补贴真正落到实处
    【典型事例】“补”贴连年增,村民生活“改”头换面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