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水稻·和谐之花·生命之球——上海“农字号”科技直接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的台前幕后
产生日期:2010-06-07 04:32 来源: 东方城乡报
“这肯定是假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主题馆49米层大厅里,一位来自北方的游客指着眼前正在抽穗的水稻说:“现在的东西,假的就像真的一样。真的水稻怎么可能184天一直保持挺拔壮硕、处于抽穗阶段呢?”他身旁的同伴马上纠正说:“是真的!上面不是写着‘超级稻’吗?再说,下面的罐子里还有水呢!”两人的争论直至一位志愿者上前为他们解开谜题才结束,原来,这就是今年世博会上体现上海农业科研最高水平的“国家馆‘希望的大地—水稻养成与展示工艺研究’项目”。
按照中国馆部提出的要求,展区“感悟之泉”250m2的荷花池,在整个世博会期间花开不断,而且要选用红色、粉色系列的荷花品种,意喻“和谐”。记者在上海鲜花港特辟的5000m2荷花温室里看到, 6000余盆待选荷花在30℃左右的高温条件下正在茁壮成长。技术人员将择时利用科学的催花技术进行催花,打破植物休眠期,并且通过定期更换的方式,确保荷花池在整个世博会期间花开不断。而这项工作只是馆内诸多花卉布置方案中的一个技术难点。
这是一个直径2.5米,承载7.5吨水量的巨大球形鱼缸;这是世博历史上唯一以资源、生态保护为目的的水生生物展示;这是一项集国际组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单位、民营企业智慧于一身的创意之举。走进国际组织联合馆,世界上最大的球体水族系统———“生命之球”怀抱着中华鲟、胭脂鱼、岩原鲤等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物,静静矗立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下简称WWF)的展厅里。开园1个月来,逾20万游客在此驻足停留,拍照留念,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生命之球”背后所承载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