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巨型中华鲟落难 应急救护全面开展——7•17巨型中华鲟抢救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产生日期:2007-08-06 04:28 来源: 上海市农委办公室
7月17日下午14点30分左右,一艘渔船在121°31′600″E、30°40′200″N进行海蛰生产时误捕到一尾大型中华鲟。船主一边报警110,一边割掉网具做成网袋,把误捕的受伤中华鲟慢速拖回到龙泉港出海闸外口,等待救护。
接报后,上海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市渔政处立即启动水生野生动物应急救护预案,在上海市水产办公室的领导和指挥下,组织金山区渔政站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救护。
16点50分,金山区渔政站的渔政人员首先赶到现场后,及时邀请了金山区公安分局、金山区边防派出所、金山区交警支队的干警和山阳渔业村的领导等到现场维持秩序和协助救护工作。19点,上海市渔政处和上海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相继赶到现场,成立救护工作小组。
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采取注射抗生素、能量及体外消毒等紧急救护措施。经检查,该尾中华鲟全长3.37米,鳍条、骨板严重充血,腹部大面积红斑、体表粘液大部分脱落,呼吸频率达每分钟45次左右,体症极弱,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如当场放生存活希望极其渺茫。该尾中华鲟无体内外放流标记,估计为野生种群溯河洄游过程遭渔民误捕。在初步抢救后,决定将该尾中华鲟运至嘉定临时基地,做进一步的救治。
7月18日凌晨2点多,该尾巨型中华鲟在渔政、公安等部门的护送下顺利抵达嘉定万金中华鲟临时暂养基地。在适应水质变化等情况后,于3点35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即时全面启动24小时监护制度,当地公安部门对抢救区域实行警戒。下阶段将重点对水温、水质进行有效调控,对该尾中华鲟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救治。
据统计,自今年1月18日,有渔民在上海崇明横沙岛附近误捕到一尾巨型中华鲟以来,上海市共发现巨型中华鲟4尾:其中1•18重伤巨型中华鲟经抢救存活后放归长江口;5•2中华鲟被一打两段,发现时已重度腐烂;5•27中华鲟发现时已高度腐烂,无明显外伤;此次7•17中华鲟正在嘉定基地急救。另外,浙江舟山海域发现2尾巨型中华鲟,已死亡。
在巨型中华鲟频繁现身的同时,保护区管理处今年共收救中华鲟幼鱼16尾,与往年同期收救高峰的四五百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