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10家合作社带动10万农民增收

产生日期:2007-04-02 02:42      来源: 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讯 (记者 黄勇娣)上海市第一家奶牛合作社———金麟奶牛养殖合作社,日前在奉贤区诞生。至此,本市5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所有农产品领域,正带领市郊10万农民走上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之路。

  “合作社拥有4000多头奶牛,话语权一下子增强了。”奶牛合作社的老姜说。据了解,市郊共有5万多头奶牛,在原料奶产销体系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合作社的成立,消除了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的担忧。这也许是专业户加入合作社的理由。更多农民的直接感受是,合作社帮他们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南汇区有个闻名华东的“扁豆大王”王红刚,组建合作社之前一天能卖出200吨青扁豆,现在,扁豆合作社一天能销售470多吨扁豆,旗下社员有4300多户,还带动了周边六个乡镇的5000多户农民增收。据介绍,市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4年,去年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

  借助合作社这个平台,农业科技化、标准化推广的步伐加快了。去年本市稻飞虱严重,但合作社社员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散户农民。通过“科技入社”,市郊还形成了马陆葡萄、奉贤扶郎花、大团水蜜桃、崇明花菜等特色产业。崇明健绿花菜合作社带头人高学德说,目前合作社有184名社员,花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为提高花菜品质,合作社从市农科院、上海交大农学院聘请了5位蔬菜专家、高级农艺师为顾问,并成立了崇明花菜研发中心。目前他们的花菜已形成了早、中、晚系列,生产销售期达8个月,产品还远销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在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农民逐渐懂得了规避生产销售中的风险。据松江仓桥水晶梨合作社透露,经过合作社的宣传、解释,去年社员100%投了保,并领到了每亩170多元的农业保险赔偿。目前,市郊有83家合作社所属的生产基地参加了农业保险。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