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域外养殖与扶贫基地相结合的力度 保障猪肉供应稳定猪肉价格

产生日期:2019-09-12 05:51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自去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大幅减少,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双双下降。根据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大幅下降,且下降幅度逐月扩大,7月降幅分别达到了32.20%、31.90%,生猪产能持续下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由于疫情造成养殖户恐慌抛售,市场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大幅下跌,之后,由于育肥猪出栏减少,市场供应严重短缺,价格开始触底反弹,一路上涨。因此,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下跌周期缩短,新一轮猪周期提前到来。

一、猪肉价格处于上涨通道,8月份猪价创“三高”,未来仍将上涨

根据监测系统数据,8月份上海猪肉批发价格创单日均价、周均价、月均价“三高”。单日最高价出现在2019年8月25日,白条猪批发价格31.85元/公斤,8月19日至25日的周均价为30.78元/公斤,超过历史周均价26.40元/公斤(2011年9月5日至11日),涨幅16.59%,8月的月均价达27.09元/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月均价26.08元/公斤(2011年9月)。且涨势至少会延续到9月。

二、猪肉价格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波动,无需过度恐慌

(一)猪肉价格有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从2010年至2019年,本市猪肉价格经历了完整的两轮猪周期(见图1)。第一轮猪周期为2010年4月-2014年4月,历时49个月,其中2010年5月-2011年9月为上涨期,2011年10月-2014年4月为下跌期。该猪周期中本市猪肉月均批发价最高为2011年9月(26.06元/公斤),最低价为2014年4月(14.08元/公斤),最高价与前一周期的谷底12.75相比,上涨104.08%。第二轮猪周期为2014年5月-2018年4月,历时48个月,其中2014年5月-2016年5月为上涨期,2016年6月-2018年4月为下跌期,最高月均价为25.81元/公斤,比上一周期谷底14.07元/公斤上涨83.65%。上轮周期的谷底是2018年4月,月均价13.97元/公斤,全国猪粮比价跌破盈亏平衡点5.5:1,养殖户严重亏损。

自2018年5月猪价进入上升通道,从2019年6月起,猪价上涨速度加快,8月出现了非合理性上涨。回顾本轮上涨,8月均价比最低值高87.73%,本轮涨幅并未超过第一轮猪周期。

3.png

图1 2010.1-2019.8上海猪肉月均批发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

(二)猪肉价格有季节性波动

每年的8-9月为年度价格高点,次高点为12月和1月,基本是围绕重点节日进行波动,季节之间的振幅为15%左右。

2.png

三、环保压力去产能、非洲猪瘟、国际贸易量的减少多因素叠加,导致生猪产能恢复期延长

初步分析本轮猪价上涨的原因,既有猪价周期性波动规律,也有外部突发性因素,如非洲猪瘟、国际贸易量减少,以及惜售和市场恐慌等心理因素。

疫情发生之前,主要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运转,不得不缩减规模或停止生产,再加上环保政策、国际贸易量减少等的影响,导致生猪产能下降。而本次受疫情影响,去产能的因素叠加,力度升级,速度加快。除了价格持续走低而去产能,还有猪场发生疫情,大量生猪被捕杀,导致的产能下降,以及部分养殖户对疫情的恐慌,主动退养导致的产能下降。目前,受疫情影响,国内生猪养殖一方面产能还在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针对疫情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加上防治猪瘟的成本上涨,导致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跌至历史最低,因而产能恢复较慢,生猪短缺的情况愈发明显,这将促使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延长新一轮猪周期的盈利阶段。

正常情况下,当猪肉价格上涨过快时,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动物产品,如鸡肉、牛肉,水产品,进行替代。从目前的价格监测系统看,暂未发现其他动物产品价格的显著上涨。

四、下阶段猪肉供应趋紧,国庆中秋期间价格可能再创年度高点

由于目前产能下降较快,猪价已经提前进入上行周期。预计后期生猪供应趋紧,猪肉除了有周期性波动,也存在季节性波动。每年的8-9月会出现年度的价格高点。今年的8-9月份,正值猪周期的上升期,同时叠加季节性的上涨,预计9月份会出现年度价格的高点。中秋、国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做好8-10月的生猪供应,特别重要。

五、警惕游资炒作

从2019年6月开始,猪肉价格的日均涨势加快。6月均价环比涨幅6.98%,7月均价环比上涨7.26%,都属于正常价格波动范围。但是进入8月份后,短短20多天的时间,在均价22元的基础上,又上升了17.15%。除了传统的8-9月份的价格上涨的规律,非洲猪瘟导致的生产能力下降,贸易摩擦导致的进口量相对不足等原因外,应考虑游资炒作的因素。

正常情况下,当猪肉价格上涨过快时,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动物产品,如鸡肉、牛肉,水产品,进行替代。从目前的情况看,暂未发现其他动物产品价格的显著上涨。

六、建议与对策

非洲猪瘟疫情目前仍要严阵以待。一是加强域外养殖与扶贫基地相结合的力度,保障猪肉供应。二是加强生猪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强化政策措施,保障生猪生产平衡运行,做好应对包括疫情、游资炒作在内的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在各地扩大产能的情况下,也要重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目前猪粮比已经突破11:1,进入红色预警区,要平衡好生产和市场。三是做好舆论引导,避免惜售、消费恐慌等情况。在猪肉价格高位时可以选用一些其他动物产品。四是仍然需要严格把关,禁止疫病地区猪肉流入。五是推广疫病保险,将非洲猪瘟纳入保险赔偿责任,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六是完善调运监管方案,保障猪肉产品市场供应。


分享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