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孙雷同志在本市“三秋”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区县农委,市有关单位:
现将《孙雷同志在本市“三秋”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孙雷主任在本市“三秋”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1年10月18日)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2011年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意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之际,我们又迎来了“三秋”这一重要的农事活动。搞好今年“三秋”工作,对于确保今年秋粮丰收到手、夯实明年农业生产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昨天下午我们参观了江苏东台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今天上午我们观摩了海丰农场水稻收种现场,参观了光明种业种子加工和米业加工、万头奶牛生态养殖场,光明食品集团和松江区政府作了交流发言,启发很深。在姜平副市长作重要讲话之前,我代表市农委对搞好今年“三秋”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今年“三秋”工作新特点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以及郊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本市农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三秋”工作呈现三个特点:
(一)惠农政策不断加强。中央连续八年下发了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将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国务院下发了《2011年粮食稳产增产行动意见》,进一步强化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国家继续提高了主产省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每斤达到1.02元,比今年上涨9.7%。我市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支持,粮食、蔬菜等种植补贴额度继续增加,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这为搞好今年“三秋”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今年夏粮生产在夏收期间遭遇连续暴雨灾害的情况下,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二麦单产达270.86公斤,比上年增3.88%,扣除夏粮损失后,总产达到28.33万吨。针对今年水稻迟播面积比例大,种植基础差等特点,各级农业部门狠抓培管措施的落实,努力促进苗情转化,目前全市159万亩水稻,田间长势较好,如果后期气候正常,今年水稻有望获得高产丰收,前段日子,我分别与九个区县农委和光明米业集团的同志察看水稻长势,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秋粮长势好于去年。就拿今天上午我们看到的光明米业海丰基地水稻亩产预计比去年增加50公斤。因此,全年粮食单产、总产有望双双超过去年。同时,蔬菜、瓜果等主要经济作物价格基本稳定,产销两旺。良好的农业生产形势为搞好“三秋”工作增强了信心。
(三)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一是物资准备较为充分,针对今年夏收期间连续暴雨对部分地区种子收获造成的不利影响,各区县及早做好了麦子、油菜种子准备和余缺调剂工作,并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严禁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目前各区县种子基本能满足种植需求,种子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化肥、农药市场数量充沛,农机保养和新增农机基本到位。二是各项技术培训正有序开展,各地围绕二麦高产创建与绿肥高产栽培,突出高产关键技术,有序开展技术培训,受训面进一步扩大;专业农机手和农机服务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茬口布局有所调整。针对今年“三夏”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各区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秋播规划,强化政策引导,合理、有序调整茬口。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为搞好“三秋”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还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一是夏熟茬口布局仍不尽合理。从各区县秋播茬口安排初步统计情况来看,小麦种植面积仍达80万亩,比去年只减少10万亩。今年小麦收割时我们已经吃了苦头,但是,大家仍不肯少种小麦。晚茬小麦比例高,不仅受灾风险加大,而且影响水稻种植。二是季节紧张仍未有效解决,受播种期推迟,以及气候因素影响,今年郊区水稻成熟期普遍推迟2-3天,收种季节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抗灾能力仍较薄弱。近年来,本市不断加强农田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能力,粮田设施化水平和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但是,随着规模化的推进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水利设施落后、仓库场地不足、农机装备和烘干设施缺乏的矛盾依然突出。遇到较大风雨天气,不可避免会出现灾害损失。四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快。以肥料为例,根据市农资公司提供的信息,9月以来,本市尿素平均零售价每吨2593元,比上年同期1925元上涨668元,涨幅达35%。农业生产成本呈刚性上涨,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五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从源头上控制秸秆焚烧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地区秸秆还田机械动力、农机具和栽培技术尚未很好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麦子种植质量及其后期生长。同时,气候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三秋”工作难度。
二、明确今年“三秋”各项工作任务
搞好今年“三秋”工作,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优化茬口布局、实现粮菜平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今年“三秋”要切实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立足抗灾,适时抓好秋粮抢收。秋熟水稻是20亿斤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要适时抢收秋熟水稻。针对今年水稻成熟期推迟以及秋季气候多变的特点,要做好应急预案,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和烘干设施以及工业园区、学校等空余场地的作用,抓住季节,及时抢收,确保159万亩水稻颗粒归仓。要合理安排和调度收割机械,一旦水稻进入成熟期,只要气候适合收割,就要当机立断,督促指导抢收工作,防止片面强调养谷老,造成烂收烂种。要选留好优质水稻良种。各区县农业部门要根据明年水稻种植面积和主推品种,优先安排机械、晒场等,组织种子企业及时抢收水稻种子,切实做好优质水稻种子选留、精选和储备工作,确保明年水稻用种质量和数量。尤其要严把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关,为明年推广40万亩杂交水稻打好基础。我们要继续提高杂交水稻种植比例,从明年起力争每年增加10万亩,“十二五”末,杂交水稻种植接近80万亩,秋粮单产就有望上新台阶。市、区种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严格执行许可证制度,切实保护品种权,对侵犯品种权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在这里我要强调种植“扬麦11”、“扬麦16”的品种权问题,相关区县要认真落实市农委协调的意见,不能再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和分销种子。要加强秋粮收购服务。农业部门要加强与粮食部门和粮食收储企业的沟通,及时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同时,按照“宽进严出”的要求,适当放宽收购农民高水分水稻,缓解规模经营农户(单位)晒场、仓储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围绕高产,认真抓好秋播麦油作物抢种。在认真做好挖潜种足、杜绝抛荒的同时,重点突出四个环节,切实加强指导。要加强宣传引导,力争晚茬小麦控制在70万亩左右,扩大大麦种植,实现早中晚茬口与品种合理搭配,以及同一作物(品种)集中连片种植。继续实行绿肥种植补贴,引导农户连片种植,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冬季深耕晒垡,绿肥种植晚,不利于生长,还不如搞冬季深耕晒垡。要继续推进麦子高产创建,点、面结合,强化整建制推进工作,提升创建水平。上次我在秋播工作会议上讲过,今年各区县都要搞麦子机条播。光明米业麦子高产的经验证明,麦子条播是重要栽培手段之一。所以,各区县都要在高产创建点上进行机条播的试点。要紧扣季节适时播种,小麦要在11月18日、大麦要在11月20日前完成播种,蚕豆等绿肥必须及早种植,部分晚茬口可有计划地进行深耕晒垡。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播栽时间,合理确定播种量,确保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控制在15-18万。同时秸秆还田的田块拟采用播后镇压措施,并及时开好田间沟系,提高种植质量。
(三)不失时机,及时做好麦油作物的田间管理。要坚持一种就管,抓好麦子、油菜的肥料运筹与草害控制,以及绿肥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查沟补沟、查苗补肥、查草补药;要抓好在田蔬菜、水果、花卉和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管理,做好蔬菜、草莓等作物肥水管理与病虫的安全防治工作,并注重产销对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和市场供应,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要加强宣传引导,挖掘土地潜力,科学发展秋冬作物。特别是利用稻板茬、果园地种植绿叶菜,稳定蔬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四)保护环境,切实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要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好奖补政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要强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努力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责任,各区县、乡镇政府是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抓好工作目标落实,力争确保每个种植户和每块田块杜绝焚烧。
(五)注重安全,切实加强农产品及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按照农业部要求,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加大重点产品和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质量抽查以及违法案件的查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督促检查和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
(六)坚持质量,稳步推进农业设施建设工作。秋冬季是推进设施粮田、设施菜田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大好时机,各区县和光明食品集团要统筹安排,积极推进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建设,确保各类重大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力量,切实抓好农田外围沟系清理工作,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扎实推进今年“三秋”工作
针对今年“三秋”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各级农业部门要把“三秋”工作作为推进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契机,切实抓好措施落实和工作推进。
(一)加强宣传引导。“三秋”农业工作是重要农时活动,各级农业部门要从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时期“三农”工作总体目标的高度,切实把“三秋”工作摆到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工作指导,注重舆论引导。认真宣传、贯彻和落实中央与市委、市政府有关发展现代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搞好检查督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结合地区实际,明确目标任务,研究思路对策,统筹安排,及时解决好“三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强化技术指导。针对今年收种季节矛盾突出、秸秆还田力度大、高产创建覆盖面广等新情况,要以提高秋种质量为抓手,市、区县建立专家指导组,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秋收秋种第一线,突出高产示范点,开展点对点的服务指导,并通过印发技术资料、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切实加强专业农民培训,提高专业农民知识水平、应用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围绕秋季农业工作中“收、种、管”三大任务,以及不同茬口、种植方式,实行分类指导。重点要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强化与农民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指导,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三)搞好各项服务。“三秋”工作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往年相比,今年情况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农事相对集中,气候多变无常的情况依然如此。为此,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关心困难群体,特别是种植大户,尽心尽责地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机手紧缺情况,前段时间,各区县农业部门正在组织农机志愿者队伍,嘉定、奉贤、浦东新区农委等已组织了培训,第一批收割机手队伍已形成,必要时就可以发挥农机志愿者队伍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突出工作重点,立足不利气候条件,搞好组织协调和分类指导,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确保今年“三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