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2010年粮食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产生日期:2009-12-22 07:22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各区县农委、光明食品集团:

    按照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定了《上海市2010年粮食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项技术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上海市2010年粮食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

上海市2010年粮食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近两年的实践证明,粮食高产创建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重要举措,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2010年,本市将继续围绕稻麦作物,以“稳步推进、提升质量、完善管理”为原则,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单产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思路,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重要支撑,积极寻找粮食稳定发展的新增长点,集中力量,集约资源,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粮食大面积平衡增产。

    二、创建目标

    (一)面积目标。按照市郊二麦总面积15%左右,水稻总面积25%左右的比例,组织全市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创建活动。2010年,全市计划建立不同规模高产示范方1250个。二麦150个,合计面积10万亩;水稻1100个,合计面积40万亩。其中,万亩丰产带二麦5个、水稻12个,千亩丰产片二麦25个、水稻60个,百亩丰产方二麦120个、水稻1028个。具体各区县创建任务见附表。

    (二)产量目标。二麦、水稻万亩丰产带、千亩丰产片、百亩丰产方平均亩产较当地(区县、乡镇或农场)平均亩产增产10%以上;其中,按照农业部确定的产量目标要求,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带平均亩产力争小麦达到600公斤、水稻达到700公斤。

    三、实施内容

    按照统一举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方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防治、统一农机和技术指导服务的“六统一”要求,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一)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以本市二麦、水稻主推品种为主体,结合各实施点茬口特点、栽培方式,合理搭配品种,积极示范推广品质优、丰产性与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小麦以“扬麦11”、“扬麦16”,大麦以“花22”、“花30”;水稻以“秀水128”、“秀水123”、“秋优金丰”等主推品种,落实良种补贴政策,实行统一供种,各实施点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采取针对性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技术集成配套、示范应用,形成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麦子集成推广适时早播、壮苗早发、精播减苗、扩库增源等高产技术;水稻重点突出机械化育插秧、机械条直播稻,集成推广精量播栽、合理调控群体和科学肥水运筹等群体质量高产栽培技术。

    (三)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麦子重点推广适合当地应用的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或复混肥;水稻重点推广适合不同土壤类型的专用配方肥料。同时,在实施区域内全面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三项地力培肥技术。

    (四)切实加强病虫草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在实施区域内全面应用“上海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上报数据,加强二麦、水稻病虫草害预测预报,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统防统治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病虫草害防控效果。

    (五)继续推进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全面开展机械播种、机械开沟、机械收割等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水稻上继续适度推广小苗机播育苗及其大田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积极示范推广水稻机械条直播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与各品种相匹配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形成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同时,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

    四、重点工作

    (一)注重科学选点。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稻、麦高产创建示范点。万亩带、千亩片连片程度区县要求达80%以上,农场系统达100%。统一举牌,规范标识,注明创建单位、责任人员、产量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二)加强技术指导。各级技术专家指导组,要科学制定技术方案,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结合粮食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和农业科技示范县建设,选派技术人员,逐方逐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分层次、分阶段、分重点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

    (三)开展现场观摩。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业行政部门、技术推广部门,以及粮食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等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观摩、技术交流及阶段性工作检查评估。

    (四)搞好测产验收。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测产验收方法和程序,各区县及农场认真做好预测产工作,并推荐优秀示范方报市统一检查验收。对评选出的优秀示范方,市统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测产验收。

    (五)做好宣传表彰。在年底市对高产创建优秀示范方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高产创建典型的示范与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市农委主任为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组建由市农技中心、光明食品集团和市郊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指导,日常工作由专家组指导负责。各区县政府、光明食品集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创建活动的有序推进。

    (二)落实指导人员。按照“定点定方、责任到人”的原则,逐方逐点选派技术指导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及各类技术培训。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考核,指导效果与个人年度业绩和职称晋升相挂钩,提高高产创建工作成效。

    (三)强化工作督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有计划、分阶段抓好粮食高产创建阶段性工作检查和指导工作,包括方案制定、示范遴选、面积落实、人员组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产量验收等,并做好信息反馈,确保各项任务、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四)争取财政支持。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以高产创建示范点为实施基地,集聚项目,落实高产创建专项经费,从资金上保障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

2010年各区县及光明集团稻麦高产创建目标分解表

   

二麦(万亩)

水稻(万亩)

万亩片

千亩方

百亩田

合计

面积

万亩片

千亩方

百亩田

合计

面积

闵行区

/

1

3

0.15

/

2

15

0.52

嘉定区

/

1

5

0.25

/

2

50

0.85

宝山区

/

1

3

0.15

/

1

17

0.55

浦东新区

/

2

12

0.50

1

6

140

4.70

奉贤区

1

2

12

1.40

1

7

116

4.50

松江区

/

1

8

0.30

1

5

120

3.31

金山区

1

3

15

1.55

1

8

179

6.00

青浦区

/

2

12

0.50

1

6

120

3.55

崇明县

1

4

20

1.70

2

13

220

8.50

光明集团

2

8

30

3.50

5

10

51

7.52

合计

5

25

120

10.0

12

60

1028

40.0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