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6年度全国一村一品发展情况
产生日期:2017-04-07 09:03 来源: 市农委市场信息处
根据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度全国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查的通知》(农产办[2017]1号),本市组织人员调研,现将本市全国一村一品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 发展概况
本市现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3个,其中示范镇5个、示范村17个、企业1个;从行业分,瓜果类15个、蔬菜类6个、水产类2个。23个示范村镇农户5.53万户,其中从事主导产业农户3.91万户,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占村镇农户数70.6%,主导产业收入达20.5亿元。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3个示范村镇的主导产品中,红刚青扁豆、亭林雪瓜等5个产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南美白对虾、仓桥水晶梨等7个产品为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平棋葡萄、练塘茭白等7个产品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崇明清水蟹获2015年度中国农交会金奖产品,马陆葡萄、奉贤黄桃等13个产品为上海名牌产品;皇母蟠桃、白狗芦笋等13个产品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2、带动农民致富效果明显。2016年本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20元,比2015年增加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为2.26:1,比2015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如: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现有社员4180名,青扁豆种植面积6300亩;同时辐射带动周边1万多农户、2.2万亩青扁豆种植,通过对农民种植青扁豆产前引导、产中辅导、产后疏导的方法,实现青扁豆商品化率100%,通过对19种青扁豆品种杂交,不断选育青扁豆新品种;通过青扁豆与草莓的高效套种技术,提高了青扁豆在冬季的抗冻能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引领农民增收致富;该合作社青扁豆上海市场占有率为97%、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为70%。
3、促进产业链发展。一是以马陆葡萄为代表,将葡萄种植、包装、销售,产品展示、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葡萄主题公园,带动周边540多个葡萄种植农户、5000多亩葡萄种植面积,葡萄平均售价为每公斤40元,亩产值由原先的不足1万元,提升到2万多元。二是举办“上海桃花节”、“奉贤黄桃节”、“金山蟠桃节”、“嘉定马陆葡萄文化节”、“崇明橘黄蟹肥稻米香文化旅游节”、“练塘茭白节”、“仓桥水晶梨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将农业生产经营与农业旅游、农业文化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 主要做法
1、在整建制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程中,注重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落实专项资金,支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如中华绒螯蟹,从保鲜育肥研发、良种体系建设、蟹粉深加工、农旅结合等方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目前崇明区拥有蟹种培育基地5万亩,崇明清水蟹养殖基地8000亩,因其品质优良和品牌效应,市场价格已有原先的每斤50-60元,提升到120元,清水蟹已成为崇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2、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品牌合作联社,扩大社会影响力。以“白狗芦笋”为纽带,从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市场营销、规范管理等方面,发展崇明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芦笋亩产值每年超万元,成为崇明发展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的新亮点。以“南汇水蜜桃”为纽带,按照“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销售品牌化”的要求,成立“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有26个成员单位,种植面积6600多亩,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包装标识规范,实行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五年来,“南汇水蜜桃”市场知晓率大步提高,品牌价值凸显,2016年品牌联社推介销售“南汇水蜜桃”11.5万余箱,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注重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与“互联网+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与智慧村庄相结合,本市青村镇解放村、绿华镇绿港村、马陆镇大裕村是实施智慧村庄试点村,也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将奉贤黄桃、马陆葡萄、飞岛柑橘产业发展,作为智慧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如马陆葡萄,建立统一网上销售平台,仅2016年7-9月,马陆葡萄线上交易总额115.7万元,实现利润52.3万元;同时,马陆葡萄以农产品电商为引擎,包括电子营销O2O模式,围绕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损耗,提高流通效率。奉贤黄桃,建立区农委、区供销社、上海苏宁三方农村电子商务合作模式,将奉贤黄桃推广到苏宁自营采购体系与招商体系,既拓宽了销售渠道,也进一步提升了奉贤黄桃的知名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