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星村 以商兴村的成功实践
产生日期:2009-03-16 03:18 来源: 农民日报
闻名全国的上海九星村,以“大市场”、“大流通”兴村、富村,已连续四年被上海市统计局列为沪郊特色亿元村第一名,还获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卫生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特色村等荣誉。2007年,九星综合市场被评为“全国文明诚信市场”。
九星村的带头人、村党委书记、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恩福为这些成就的取得,付出了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他荣获了中国功勋村官、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优秀商业创业企业家、中国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人物、全国侨界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等殊荣。
吴恩福,1952年12月出生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1994年开始担任九星村党支部书记,兼九星实业公司董事长,2008年担任九星村党委书记、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恩福在总结去年工作时高兴地说, 九星村去年实现了五个“增”,村级经济增强了、上交税收增加了、劳务收入增加了、村民福利提高了、就业岗位增加了。
以商兴村 走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新农村之路
吴恩福认为,地处大都市近郊的九星村,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就必须跳出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和村情特点,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开发具有高度成长性、抗风险能力较强、又便于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项目,通过更新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和提升土地的单位产出价值,在极其有限的非农用地上,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有鉴于此,他注意到九星村周边正在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区域,上海城市中心的向外扩展和城郊人口的大量导入,也使九星村处在一个便利的交通节点和一个商业需求积聚的中心地带,这使他下决心实施以“市场兴村”为核心内容的富民强村战略,大刀阔斧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在昔日的农田上建起了车水马龙、红红火火的大市场。
九星实业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经营以建材装潢材料为主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市场占地1.06平方公里,经营面积80万平方米,聚集了6500多户经营户、2万多经商务工人员,2007年商品成交额150多亿元,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大型建材、家居综合型批发市场,是上海乃至周边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商品交易集聚中心,市场天天都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这种兴旺的景象在近几年市场林立、超市遍布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实属少见。特别是近两年,市场在市、区、镇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地创新管理制度,提升业态档次,提高商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将先进的电子、信息科技运用于市场管理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场规范化管理和诚信经营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个由上海郊区农民在所剩不多的自己土地上,自己投资建设、自己经营管理的,经过十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发展起来的商业中心,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更受到同行和有识之士的赞叹。
九星实业有限公司现有800多位员工,过去他们是上海近郊农村的农民。这些朴实勤劳的农民,如今成了九星批发市场的管理者,不懂就学,笨鸟先飞,他们响亮地提出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从管理层到全体员工,日夜辛勤耕耘,取得了一年又一年的好收成。2002年,他们收益突破1亿元,2003年达到1.62亿,2004年2.46亿,2005年3.3亿,2006年4.2亿,2007年5.3亿, 2007年净利润2.2亿元。上缴国家税收1.2亿元。九星人通过自己十多年的努力作出了自己的辉煌,为全中国九亿农民举起了一面奋斗的旗帜。
危机面前 九星市场乘势而上
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许多村经济出现滑坡,而九星村拿出的数据依然亮丽。
今年2月25日一早,九星市场营业房招租拍卖开场,想不到1700多平方米的营业房中标价达480余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可九星市场还是兴旺红火。
九星市场的成功不在造市,在造势。盖房造市场容易,形成市场业态、形成集聚功能难。九星市场循序渐进,滚动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吴恩福严格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办事,一步一个脚印,走义乌市场的发展之路,市场基础扎实,始终保持着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他不急于业态档次一步到位,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渐进提升,不断完善。他严格控制商务成本,从而使低租金吸引经营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成为可能。“市场大,品种多,价格低”成为市场发展的九字方针。
九星市场是上海近郊农村的农民集体创办的,他们一不依赖政府的扶植,二不靠财税的优惠,他们以农民固有的诚实可信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广大经营者的认同和赞扬,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在加强文明诚信管理和创建文明诚信市场的过程中,九星市场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例如“19+1”消费者保护系统、治安实时监控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管理局域网系统、质量检测系统、商情网发布系统、交通信号灯系统等。
九星市场始终强调的是要让来九星经商的人先发财,然后再考虑自己的利益,市场不仅要引得进、留得住经营户,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长得大,要把九星建成有助于经营者成长的舞台。因此,九星市场制订了一系列“招商、安商、养商、富商”的措施。至今已培育出500多个千万富翁,百万富翁更是不计其数,让经营户和市场一起成长,让市场和经营户一起壮大,九星市场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经营户和市场管理者的共赢。
用现代化手段 管理现代化市场
九星综合市场在注重市场容貌的改观和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花巨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市场管理模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
九星市场占地106万平方米,内有四纵十横30多公里道路、40多个交通道口,在市场繁荣、车流拥挤的情况下,虽有160多位交通管理人员在现场疏导,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6年,九星实业公司花巨资为市场内部的道路安装交通信号灯系统,成为全国首创,市场车辆秩序明显好转。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交通、治安管理,九星实业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市场实时监控系统,所有道口都安装了电子摄像头,设立了全天候监控室,对整个市场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监控。
为了加强对经营户的管理,九星实业公司设立了内部管理局域网,对市场经营户的信息实施全面管理,及时掌握了市场经营户的经营变化情况,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为市场发展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使市场进一步发展,有形做大,无形做强,九星实业公司聘用专业人员成立市场商情网管理中心,在网上发布经营户的商品信息。九星商情网的点击率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实现网上交易打下了良好基础。
过去手握锄头的农民,现在拿起了鼠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着一个商业中心,意义不仅仅在于提升了市场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就实现了人们观念的巨大变化、管理理念的升华、人的精神面貌的飞跃。
市场越大众化 大众越来光顾你
九星综合市场始终坚持以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的发展方向,九星市场的业态档次、商品结构、价格层次以尽量满足最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在九星市场不仅能买到各种满足高端消费人群的高档商品,更能买到和最广大人民大众的消费能力相适应的大众商品。例如:不仅有几千元乃至上万元一把的高档门锁,也有几十元一把的普通门锁;不仅有几十万元一盏的高档水晶灯,更多的是几十元一盏的节能灯。九星人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金字塔”型的消费结构决定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将得不到根本转变,让人民大众买到称心如意、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商品,是九星市场得以成功的关键。因此,九星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低成本投入、滚动式发展模式,低成本的商业模式为商品的低价格腾出了空间。我国的消费结构和发达国家两头尖、中间大的橄榄型消费结构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在当今商业服务业发展模式中,一味瞄准高档消费群体,追求殿堂华丽,谋求高额利润的潮流盛行时,九星人这种求实的思维和做法是难能可贵的。
九星村———和谐的新农村
九星村富了,九星广大群众从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中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工资、福利、分红等每年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增加,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九星村每年推出的为民办实事工程,都是吸引眼球的亮点,深受大家的拥护和欢迎。十多年来,村里就先后修建了23条总长20多公里的道路、8座桥梁、50多座标准化公厕以及图书馆、书场等,既为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也使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优化,现在九星村民中已经有60%迁居到了城镇社区,其中绝大多数人还借助于市场繁衍,通过出租房屋,每年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村民的退休金补贴不断增加,2008年按照不同的档次,每月分别增加100元、200元、300元。九星村非常重视学生教育,每年给村民子女和在九星市场连续经营三年以上的经营户子女发放教育补贴。为了鼓励子女出国留学,将来学成后更好地报效祖国,九星村根据不同国家的留学费用标准,每年分别给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的经济补贴。这种优惠不仅是对九星村民子女,今年还扩大到九星村结对帮困的浦江镇叶凌村、汇南村、勤俭村3个村的村民子女。
九星村新建的市郊一流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已于2008年3月正式开放。该中心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大厅、多功能厅、科普天地视听室、东方网苑、图书馆、少年之家、棋牌室、多功能健身房、妇女之家、书场等应有尽有,为新老九星人提供了文化娱乐的好去处。
九星市场不仅解决了九星村民的就业,还为全国五湖四海2万多名经商务工人员提供了工作岗位,使大家都能在九星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