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30周年
产生日期:2011-11-25 07:05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11月18日,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迎来了建校30周年。该校是一所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实施农民终身教育培训的学校。多年来,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长期致力于“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办学方针,以农民教育为主题,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业务精湛、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以远程教育为平台,通过卫星网、互联网、农民科技书屋、田间教室等手段开展农民培训工作,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该校办学三十年来,开展中专学历教育1.8万人,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8万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2万人,农村信息化培训1万余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6.5万人,农业生产技术引导性培训25万人次,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近1万名。近年来,该校先后组织农民培训师资与管理人员、农村财会人员、三峡移民管理干部、村支部书记与村主任、大学生村官与“三支一扶”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农村信息员培训等30余期,培训近千人次。同时加强“上海农村远程教育网”和“上海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建设,建成远程教学点近600个,其中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站”远程教学点340个,自制农民培训网络课件达1000余小时,培训农民近15万人次。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农民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为上海“三农”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于11月18日召开了“农民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农办、市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区县农委教育培训分管领导、区县农广校负责人、农广校老领导代表出席座谈会。
邵林初代表市委农办、市农委向全市农广系统的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员表示祝贺和问候,充分肯定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民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加强学习,不断开拓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思路。深入学习中央及上海的有关文件,从中领会精神、开拓思路、寻找机遇和突破点。二要加强调研,切实发挥农广校系统在全市农民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认识人才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针对现代农业产业的技术需求和就业技能开展培训。三要完善体系,充分整合各种办学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系通优势,加强与兄弟省市农广校的交流与沟通,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发挥公益性单位的作用,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保障,为上海的“三农”建设和发展培养出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将认真总结办学三十年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上海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深入思考,坚持独特的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更多符合农民特点的教育培训方式,办农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