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召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场会
产生日期:2010-09-30 04:35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9月28日,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召开全市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场会,总结近年来本市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典型经验,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本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同志就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副主任陈洪凡同志主持会议。
会上,闵行区介绍了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和莘庄工业区产权制度改革情况;闵行区政府、浦东新区农委、徐汇区华泾镇、闵行区梅陇镇华二村从不同角度作了经验交流。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强调要通过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海农村“三资”管理的主要特点:一是村级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本市共有4个区的2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24个股份制公司或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民人数4.7万人,共量化资产23.7亿元;资产从改革前的46.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90亿元;2009年分红1.3亿元,人均分红2766元。涌现了梅陇镇华二村等一批先进典型。二是以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郊区已有1410个村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占总村数的80%,其中青浦区夏阳街道枫泾村等9个村先后获得农业部全国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称号;浦东新区曹路镇赵桥村等111个村先后获得本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称号。三是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各村级组织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平均每村建立了20多项制度。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执行率达90%。所有村都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实施财务公开,其中规范财务公开的村达到91%,相当部分村还采用“一点通”、网络等形式进行财务公开。四是积极推行村会计委托代理。本市七成以上的村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其中:宝山、松江、金山、青浦区、崇明县等五区县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村达到100%。五是逐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化监管平台。闵行、宝山、金山三区和松江佘山镇相继建立农村财务、集体资产网络监管平台,覆盖49个镇、698个村。
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本市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坚持镇和村“三资”管理一同加强,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一同落实,群众参与和公开形式一同深化,监管网络化和管理规范化一同提升。到“十二五”期末,要实现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组织体系化、制度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监督多元化、产权明晰化”的目标。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工作重点:一是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组织体系的健全;二是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完善;三是抓好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四是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机制的健全;五是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各区县分管领导、农委主任、集资办主任、部分乡镇分管领导和市有关部门120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