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首批四家试点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基本建成试运行
产生日期:2009-06-11 03:30 来源: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农办、市农委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研,选择在本地区农业比重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金山区漕泾镇、奉贤区庄行镇、浦东新区曹路镇、崇明县竖新镇,先行开展本市首批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建立健全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目前,四个乡镇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并于5月初全部试运行,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领导重视,配备班子,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今年4月,市委常委吴志明专程到金山区漕泾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调研指导,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市委农办、市农委将试点工作作为推进本市农村改革发展重要内容,纳入全年“三农”工作重点。孙雷主任亲自牵头抓落实,市农委主任办公会议多次听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并深入试点乡镇召开试点工作专题推进会和工作现场会。各试点区县、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试点工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各级农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门和农经部门加强指导服务,帮助乡镇制定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快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一是场所选择上,本着方便农民群众原则和确保基本功能基础上,结合试点乡镇实际,与乡镇农经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资源整合,实行合署办公。漕泾镇与农经部门整合,腾出独立办公场所;曹路镇、庄行镇与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结合;竖新镇与社会治安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办公。二是人员配备上,管理服务中心一般配置工作人员3-5名,由乡镇农经部门人员兼任或聘请1~2名熟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退休人员担任。各村明确1名流转信息员,一般由村分管农副主任兼任,具体负责流转信息收集等相关服务工作。三是硬件设置上,各试点乡镇坚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根据需要,适当配备流转信息发布、查询以及信息管理服务所必需的设备。
三、统一职责,加强管理,规范农地流转市场运行。各试点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统一工作职能,免费为流转双方提供服务,具体承担提供流转信息、开展政策咨询与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以及从事服务和调解纠纷等职能。统一设立信息联络、政策咨询与价格评估、流转受理和合同登记备案三个服务窗口及一个纠纷调解室。统一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流转原则、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守则等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实行公开、透明管理和服务。统一信息软件,在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流转信息平台,实行流转信息集中、实时公开发布和相关信息查询服务。具备条件时,实现全市联网,利用专业外网发布流转信息。
四、制定政策,鼓励引导,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各试点乡镇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承包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并进入管理服务中心统一流转土地,有效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庄行镇对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人年满60周岁的,按流出面积份额给予每年每亩100元的保障性补贴;对进入管理服务中心流出土地的农户,给予每年每亩100元的政策补贴;流入土地后,积极组建专业合作化,发展规模经营的流入方,符合市、区政策规定条件的,享受市、区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流出方要求为流入方提供劳务的,流入方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