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秋农副产品大联展、第三届光明食品节、四川省暨都江堰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专场联袂登场

产生日期:2008-09-25 08:12      来源:

    9月25日上午9时,2008年金秋农副产品大联展、第三届光明食品节、四川省暨都江堰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专场,在上海国际农业展览中心开幕。这是一次服务“三农”、支援灾区的农产品交易会。此次大联展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对外开放经济贸易委员会、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这次大联展。9月24日下午,市委常委吴志明到展会现场看望参展农民。吴志明要求上海农业部门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精心组织展销专场,为四川、甘肃、陕西的名特优农产品开辟进入上海市场的“绿色通道”,继续帮助灾区恢复农业生产。9月25日上午,副市长胡延照到展会现场指导工作,并出席开幕式,宣布大联展开幕。

    从9月24日主办方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次展览面积7300平方米,标准展位300个,参展企业369个,参展品种15大类、数千种。上海市民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接触地震灾区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为促进灾区农民增收,支援灾区重建奉献一份爱心。

    灾区农产品参展为本次联展“亮点”

    为全力协助都江堰市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促进灾区农民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此次大联展专设四川省暨都江堰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专场,为都江堰市安排了40个展位、360平方米。为减轻都江堰灾区企业负担,不仅全免了企业的展位费,而且尽量减免企业在上海参展期间的其他费用。同时,主办方为四川省其他受灾地区免费安排53个展位、近480平方米;为甘肃、陕西灾区各免费安排3个展位,使本次展销会惠及所有地震灾区。四川省委农办副主任宋全安在新闻通气会上指出:在上海举办农产品专场展示展销活动,对四川而言是第一次。这也是继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首次在省外举办大型农产品专场展示展销会。”

    积极探索长效合作机制

    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农业项目,既注重近期救灾,已一次性赠送灾区急需的一批农机具;又注重长远发展,援建500亩都江堰农业示范园。既注重硬件建设,援建1个市级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和若干个乡镇为农综合服务站;又注重软件建设,已分三期培训了百余名都江堰市乡镇干部、农业技术和经营人才。此次四川省暨都江堰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专场,为灾区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也为川沪农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进一步探索长效合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契机。经上海市农委和四川省委农办协商,9月27日将举行《上海-四川农业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部分参展的上海企业已提出,为都江堰市灾区定向提供就业机会,并将在签约仪式上与四川有关部门进行对接,进一步细化落实具体措施。

    参展品种琳琅满目

    此次大联展参展企业有四川省21个市(州)共115家企业、协会和合作社;甘肃、陕西地震灾区的农业企业18家;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38家;全国九大垦区企业59家;浙江湖州市农业企业15家;上海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97家等。参展品种主要是各地名特优农副产品,包括粮油制品,蔬菜瓜果、食用菌,畜禽蛋制品,海、淡水产品,糖果、糕点,饮料、酒类,保健营养品,花卉盆景工艺品等。都江堰市组织了10家优秀企业参加本次展示展销会,展销产品包括猕猴桃、蘑菇罐头、虹鳟鱼原条鱼、遛洋狗牛肉等优质特色品种,市场享誉度很高。

    确保参展食品安全和场馆安全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场馆安全,主办方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首先严把食品“质量关”。一是委托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对参加本次展销会的主要农产品进行抽查检;二是委托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全部复查本市已认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其次严把场馆“安全关”。一是上海市公安局和长宁区公安分局召开现场协调会,具体指导安全防范工作,制订应急预案;二是布展场馆已经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各两次的实地安全检查后,获得相关的安全许可证件;三是为合理分流消费者,展馆正门设置铁栅防护栏,凭赠票有序进入,避免拥堵;四是加宽主通道,悬挂安全防滑标志,增设安全出口。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