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学科带头人——记奉贤区农校培训教师金巧玲

产生日期:2010-07-14 06:06      来源: 上海市农委社会发展处

    高级农艺师金巧玲自84年以来长期从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开阔的技术推广视野。近年来,作为奉贤区农校特聘教师,该同志长期从事奉贤区水稻栽培技术培训工作,曾在上海市农业远程教育、水稻模块培训、农业引导性培训、奉贤区残疾人培训等培训班上授课,每年受训农民达5000余人次,撰写培训教材2万余字,培训课时达2000余个学时,为奉贤区水稻连续多年获得丰产丰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奉贤区水稻亩产又创586公斤历史新高。

    作为奉贤区水稻学科带头人,该同志十分珍惜区农校提供的学习培训机会、实践锻炼的舞台、推广技术的平台,坚持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总是在课前及时了解当地农民的水稻栽培方式、种植品种等,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欢迎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进行培训。如对农民种植直播稻地区,传授直播稻栽培技术,对推广机插稻地区,传授机插稻栽培技术,对推广杂交稻地区,传授杂交稻栽培技术。为此,她精心制作了三套多媒体教材,如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和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使授课内容更贴近农民,更便于农民接受。同时,在讲课过程中,做到重点突出,祥略分明,从理论、实践、经验、教训等各个方面讲清技术原理、操作的方法和效果。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既让农民识别条纹叶枯病的症状,又讲清发病原因、防治技术;又如水稻穗肥的施用,既讲清穗肥的作用,又讲清穗肥的施用原则。由于该同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授课技巧,深受农民好评。除了做好课堂授课外,她还坚持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做好科技入户指导工作,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最大限度结合,缩短农民从技术到应用的时间,激发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热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水稻生产疑难问题,连续三年成为区农校水稻科技入户指导员,为区农校带教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

    金巧玲充分利用农民培训工作这一平台,抓住奉贤区农业重大攻关项目,搞好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近年来,重点推广了常规稻“秀水128”、“秀水123”、杂交稻“申优4号”、“花优14”等水稻新品种以及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等新栽培方式,提高了水稻新品种覆盖率和新技术到位率,走出了一条集“培训、科研、推广”于一体的农民培训新路子。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