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带头人 致富引路人——记崇明"专业农民"茅和祥

产生日期:2006-09-06 07:29      来源:

    崇明县绿华镇的柑橘种植是在1972年试种成功的,当时全镇总面积不过百亩,进入1986年,初露锋芒的绿湖村农副主任茅和祥同志带头承包了4亩橘园,当时跟他学的有三位贫困户:陆生祥、吴志兵、陆井昌。承包的当年他们就尝到了甜头,而茅和祥的承包田更是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收入超过了2万元,令人惊讶不已,当年人们便送给他一个外号:称之为"茅万元户"。年复一年,到了1988年,跟他学的农户多达30多户。在他的影响下,该村柑橘面积已达350亩之多;到2001年发展到了80户橘农,柑橘面积1100亩,橘农个个笑逐颜开,2002年全村橘农达302户,面积为2800亩,占全村柑橘总面积的90.3%,形成了绿色生态的一抹亮点。

    2005年9月中下旬,茅和祥参加了"专业农民"培训。在勤奋的学习中他掌握了不少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熟知了排灌设施的操作;学会了选择与柑橘没有共生性病虫害的速生性树种。作为崇明的绿华地区,最好的早熟品种为宫川树种,特早熟为德胜、宫本、乔本。他在学习中收获最大的是防治柑橘病虫害,他不但牢牢地记住了:柑橘病虫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综防结合的方针,还懂得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柑橘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柑橘病虫害。

    茅和祥不仅自己刻苦地学习,把橘树的修剪、整形、抹芽、摘心、疏枝等技术学到手、记在心,而且还把这些技术无私地辐射给朝夕相处的橘农。有时面授传艺,有时田间示范,很多橘农在他的指导下掌握了技能,受益匪浅,特别是该村的叶建平、施永华等人种的橘树都已长势喜人,让人看了赞不绝口。在栽植方面,他指导农民选择密栽,充分利用土壤,产果几年后,再进行疏理。在肥水管理中,他要求橘农深翻扩穴,熟化土壤,他还大力提倡间作和生草,推广以豆科植物和黄花菜(草头),适时翻埋、覆盖树盘,以迅速扩大树冠。他要求橘农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应选用经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肥料,充分满足柑橘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并鼓励农户多施充足的、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提倡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他还耐心地对新橘农讲解配药比例、农药的性质等,直到农户弄懂搞通为止。他的耐心施教、诲人不倦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只要谈起茅和祥,人们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夸他为致富的引路人。

    2005年秋收时,绿湖村已有27%农户超万元,30%的农户超3万元,30%农户超5万元,10%农户超8万元,3%农户超10万元,去年该村净柑橘收入达500多万元。成绩没有使茅和祥感到满足,他的目标是:全村302户橘农未来3年内柑橘收入要超千万元,要把绿华的柑橘高质量地送出国门去,让外国人尝尝我们中国崇明绿华的橘子。这是一个"专业农民"的追求。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