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助专业农民走上致富路——记浦东新区书院镇西甜瓜专业农民陶宝清

产生日期:2010-12-28 08:21      来源: 上海市农委社会发展处

  陶宝清是书院镇余姚村6组西甜瓜种植能手,今年已经60岁了。2010年春季种植甜瓜5亩(主要品种是东方蜜1号),秋季种植哈密红2亩。他参加了我区开展的2010年西甜瓜专业农民项目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指导老师的田间指导,他学到了不少知识,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初,书院镇农技站在全镇范围内选择适龄的,有一定西甜瓜种植规模的农民作为西甜瓜专业农民,由区西甜瓜专业农民培训项目指导老师,根据田间甜瓜不同生育期进行主要管理技术指导,通过集中上课和上门、上田间指导的方式指导后,陶宝清掌握了甜瓜种植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在甜瓜生产期间,他不但加强了对甜瓜的科学管理,而且成了防治病虫害的“医生”,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通过指导老师的多次现场指导,他的甜瓜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年,由于使用优良品种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他家的甜瓜品质明显好于往年,肉质细嫩、汁多、味甜,口感好。因为他家生产的甜瓜品质好产量高,本地的许多小贩纷至沓来,争相采购,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不少。据测算,春季甜瓜平均亩产2500多公斤,产值超过万元;秋季甜瓜平均亩产1400多公斤,产值达到5000元。全年种植甜瓜总收入7万多元。

  作为西甜瓜专业农民,陶宝清同志为当地西甜瓜种植户树立了一个榜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信念坚定。陶宝清于1994年从种植传统的粮棉油转换到西甜瓜怀着发挥特长、不荒废土地、追求规模效益的决心,他快速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此后一发不可收,田越种干劲越足,越种水平越高,越种效益越好,一举成为本村西甜瓜生产的带头人。

  二、辛勤耕耘。在近20年生产中,天天泡田头,参与搭大棚、育秧、田间管理、收获、销售每环节。移栽收获季节,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天总结生产情况,摸索经验。每年春播至收获阶段,将灶和床搭在田头,整日钻进大棚,辛勤劳作,经受风霜。

  三、科学种田。生产过程中他坚持依靠科技发展甜瓜生产。一方面利用农闲季节参加各类培训,及时掌握现代农业新科技,获得《农业绿色证书》,通过瓜果初级操作工技能鉴定。他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请教,努力把各类农业科技新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科学种田上牢牢把握三大环节:一是科学布局。为提高经济效益,从选择错开成熟期的品种与尽力提高瓜果品质入手,力求品种布局合理化。随着市场要求,他适时调整种植结构,选择优良品种,确保布局合理科学。二是科学种植。要在规模化种植下取得高产高效,必须全面将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每一种植环节。他从种子的选择,土地的准备,整枝,防病等各方面,应用了一茬多收,增施有机肥,五膜覆盖,预防在先等种植新技术,力争每一个种植环节都科学合理,促使瓜果的产量质量提高。三是舍得投资。陶宝清花数万元添置了标准大棚、尼龙覆盖从三层增加到五层,尽力使甜瓜生产在抗风险和提早上市领先于人,提早瓜果成熟期,取得较高售价。

  陶宝清走上了致富道路,不忘父老乡亲,在提高自己科学种瓜水平同时积极把经验传授给周边大棚西甜瓜生产农户,带动他们也获得好收成。他还鼓励其他农户积极参加西甜瓜专业技术培训,增加理论知识,为种好西甜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种植西甜瓜的道路上,陶宝清正是以创新知识,勤劳朴实作风,敢为人先的勇气,展现了一个西甜瓜专业农民追求勤劳致富的优秀品格,树立起了现代农民新形象。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