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晚高峰:“崇明岛大米”是崇明产的吗?—— 看清“崇明大米”地理标志 买得明白吃得放心

产生日期:2022-01-19 16:59      来源: 新闻综合

img_1

其实,针对一些外省市企业的抢注“崇明岛”牌,混淆误导消费者的做法,不仅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崇明大米”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保护力度,崇明相关的稻米生产品牌企业,也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作为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而作为广大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购买“崇明大米”之前,看清地理标志、认清产地。(指身后)喏,就是我背后大屏上的这样的字体。其实真正崇明产的大米,一定不会去隐藏它的生产基地,产地一定会大大方方写出来,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就很容易区分。 另外,由于崇明生态极佳,种植大米的过程中,对于绿色农药使用也有严格要求,因此价格普遍要比周边地区高,正宗的崇明大米统一款包装,很难做到每斤3.5元以下。所以,如果售价明显低于这个价格,消费者就要留个心眼了。 除了提醒消费者留心眼,记者也将情况向市知识产权局、崇明区农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进行了反映。很快,线下商超中的这种打擦边球的大米,都被下架。记者今天(1月19日)也从崇明区农委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打造“崇明大米”地理商标,保护上海本地农产品和品牌,区农委后续将从源头管控、技术手段、商超订单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今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了宜川路上的这家涉事“联华超市”,只见其售卖大米的货架上,融雪公司的“崇明岛”牌大米都已经下架了。目前售卖的崇明大米,包装背后产地不再是江苏产。以融雪公司一款名为“崇明软香王”大米为例,产地也是崇明跃进农场。而在新村路上的华联吉买盛超市,售卖的绝大多数崇明岛大米,都产自崇明。不过,“米老板”的一款以“崇明岛”三个字为商标的大米,却标产自松江。而米老板另一款崇明岛香米,同样标注产自上海松江。对此,崇明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崇明尽管是产量大区,但其本身加工能力有限,像米老板这款产品,应是崇明原粮被购买后,再送至岛外的市区郊县加工包装的。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产业发展科负责人陈集慰: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崇明的大米极少是在外省市包装的,只要是超出上海的加工包装地点,肯定是假冒伪劣崇明大米,后期近两年我们会加大对粮食加工和仓储设施的投入,尽量确定崇明大米在本岛生产和加工销售。 据悉,去年12月底以来,崇明区农委重新梳理了区域内授权基地,对每个基地的种植量和可产大米数量,做了一个科学估算,估算以后,给其授权了一个吨位数,严格限制其在吨位数内进行销售。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产业发展科负责人陈集慰:比如说一个基地亩产一千斤的,折成出米率70%以后,有700斤左右大米出米率,这样我给他0.35吨额度,允许他上市销售,一旦超过这个额度以后会预警,后期会根据订单农业的情况,跟我们基地签订订单,都要通过我们农委统一牵头,核定他的订单,如果基地完不成某个渠道订单以后,要带动相关农业合作社的话,也必须有相关资质,相关额度才能供应到主流渠道。 对于商超来说,这种由农委牵头的订单农业,也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盒马商品品牌中心总经理肖路:在崇明农委和崇明农业部门指导之下,找到源头对接厂商,以及最终加工的农户,能够把崇明地标好产品,变成货架上的好商品。 另外,为了管控商超点对点售卖的产品和质量,崇明农委也在开发“一物一码”,以保证对渠道的有力管控。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产业发展科负责人陈集慰:目前已经经过初步调试了,初步想客户扫一到两次属于正常状态,三次以后后台会有预警,超过十次以后自动识别该物品已经超量使用了,防止过度印刷和滥制。 崇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董振国:我们发现在市场上有一部分,更多突出使用崇明,误导消费者,我们发现了一部分的案件线索,对这部分案件线索,我们也正在调查处理当中。 记者吴浩亮、陈斌报道。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