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乡不离土 上海农村探索“幸福养老”
产生日期:2019-12-02 08:22 来源: 新闻综合

说到农村养老新模式,此前,松江区利用村民闲置宅基地打造的“幸福老人村”,可以说是创新探索之一。而最近,“幸福”系列又有了升级版:“幸福老人家”。从村到家,一字之差,会带来哪些变化?来看报道。 实况:吃饭了吃饭了,来,哈哈哈。 上午10点半,松江泖港茹塘村村民庄亚清家里又热闹了起来,村里的老人们从各自家中赶来,此时,刚出锅的热饭热菜已经摆满了一桌。 松江泖港茹塘村老人:好吃的,烧菜烧得蛮好的。 松江泖港茹塘村老人:屋里自己烧一顿要吃两三天,这样吃得好,寿命都要长一点,毛病少一点。 庄家腾出了客堂和一间卧室,改造成 面向全村老人的助餐活动点,这是今年(2019年)松江区正在农村试点的“幸福老人家”模式。 松江泖港镇副镇长徐春元:助餐点,我们是镇里统一进行设计,同时我们也根据市场监管所的要求到市场监管所备案。 每天,志愿者会和主人家一起备好30多人的餐食。腿脚方便的老人可以来堂吃,住的较远或行动不便的,则由志愿者送餐上门。 实况:阿婆,饭来啦,送饭来了。 91岁的汤阿婆是助餐点的常客,不料前两天老人摔了一跤,志愿者得知后,立马把她的名字加进了送餐行列。 松江泖港茹塘村汤阿婆:饭菜很好吃。 幸福老人家送餐志愿者潘菊芳:每天要送26份,最南面到最北面,整个村嘛。 幸福老人家模式要比专门建一个供餐点成本低。这样一来,政府补贴就能更多抵扣到餐费上。像目前提供的午餐、晚餐,每顿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三个菜,65岁以上老人付9元,8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8元。 松江区民政局副局长石宝孙:从日常运营上来说,我们每个点有3.5万到4.5万的补贴,主要是日常水电,烧饭阿姨志愿者补贴。 除了幸福老人家模式,松江还在叶榭镇试点“幸福老人村”。 幸福老人村老人:家里只有两个人,没有说话的人,这里人多,说说话,像一个大家庭。 幸福老人村老人: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开心啊,所以待了四年了。 “幸福老人村”像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社区。它租用农民宅基地改造而成,工作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老人不用离开故土,出入行动、作息时间都很自由,打交道的还是原来的乡里乡亲,而生活起居又有人照顾,因而很受当地老人欢迎。近四年来,入住者已从最初4人达到现在的43人,参加助餐、助浴等日间托养的还有106人。 最近,这里还引入了农村认知症筛查试点,填补了以往农村养老体系的空白。据了解,松江农村常住人口中半数以上都是老年人,像这样的“幸福养老”模式将在全区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