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品牌、优环境、富百姓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产生日期:2019-11-10 05:50      来源: 新闻综合

img_1

乡村振兴是事关上海发展全局的大事。上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大局、带着感情、立足优势抓好乡村振兴,彰显品牌特色、优化人居环境、突出富民为本,努力让乡村成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 这里是金山嘴渔村的“缘渔歌”民宿,今年(2019年)刚刚获评上海市五星级民宿。每逢节假日,小院里总是聚满了天南海北的游客。 (实况)像这样的民宿,在金山嘴渔村还有30多家。村里通过主打郊区特色旅游,光是租金,每年就给村民们带来500万元的收入。 金山嘴渔村经营者吴继升:一方面是租金的收入,一方面是做服务员的收入,两块收入,比较稳定可靠。 而要打响乡村旅游品牌,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样重要。 金山区山阳镇渔业村党总支书记葛军辉:(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共治共享,提高我们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我们以景区管理为抓手,进行了整体的人居环境的大整治。 村里充分发动,村民积极参与,三个月时间、5500多人次,共处理垃圾6500多吨。不仅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也吸引了投资者和旅游者纷至沓来。 同样,总书记关于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乡村得到贯彻落实。以浦东周浦为例,带有灵敏“触角”的物联网感知点已延伸到各个村居,实现了“微循环、微治理”。 浦东新区周浦镇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蓓: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尤其像我们这样城乡结合部的地区,也能通过城市大脑,来做到更加精细、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 富民是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地处上海崇明西部的庙镇联益村,耕地面积占全村土地的三分之二。眼下,村里正准备投资3亿,建设5G智能大棚,全程实现农业人工智能。通过新思路、新办法,促进农民增收。 崇明区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建飞:我们要践行总书记的要求,围绕我们康养小镇、幸福庙镇,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崇明新案例。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式、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把期待变成现实,把嘱托化作行动。上海将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到2021年,要完成78万户农户村庄改造,新建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让一个个绿色田园遍布郊野。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国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增强全市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叶钧、梁蔚浩报道。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