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生态环境教育推进会在崇明举行

产生日期:2018-11-09 06:15      来源: 东方网

据崇明区消息,为拓展平台、深化研究,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2018年11月7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崇明区教育局、崇明区教育学院协办的“地理与生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世界级生态环境教育推进会在陈家镇崇明生态研究院举行。崇明区教育局局长姚李超、副局长黄乃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党委书记段玉山、副教授张琦,崇明区教育学院院长宋林飞等领导出席仪式,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生、崇明区生态研究所相关成员及合作项目基地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了活动。

姚李超向“地理生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指出,为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崇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生态教育,努力践行教育实施模式,构建生态崇明地方课程体系。生态教育成效显著,崇明成为全国农村地区全面实施生态教育示范地区。同时,他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基于崇明基础教育界与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合作项目渊源已久,希望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肩负起崇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生态人的重任;二是希望崇明教育能够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强大的科研实力,在国家立德树人教育项目的指引下,建设起具有国际水平和崇明特色的生态课程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形成在上海市、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生态教育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普及生态教育,携手并进,为将崇明岛建成世界级生态岛而努力。

宋林飞指出,崇明历经14年的生态寻梦之旅,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崇明”地方特色课程体系,相关成果获得了包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奖在内的各级教育科研成果奖,在全市乃至外省积聚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崇明生态教育还存在着四大问题:一是缺乏与高校生态研究沟通联系的桥梁,影响生态教育开发;二是课程研究体系缺乏规范性、动态更新,影响核心素养的培育;三是缺乏对外交流平台,生态教育岛外影响力较小;四是本地教师自觉行动能力还较为欠缺,不能将生态教育深化为内在思想。希望通过“地理与生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借助华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的智库资源,通过专家深度指导、直接参与生态研究项目等方式,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开展高水平的交流研讨,使崇明的生态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刘敏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前秘书长Micheal Meadows院士就学科性质、国际发展等方面表达了合作愿景,希望利用崇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推动生态教育发展,建成开放的、国际的、创新的、综合的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崇明区教育局共同为“地理与生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双方合影记录下又一个值得崇明教育人纪念的日子。

在随后的世界级生态环境教育推进会上,段玉山做了题为《区校生态教育战略协作——共建崇明世界级生态教育体系回顾与展望》的微报告,回顾生态教育基地的前期工作,展望崇明生态教育体系的未来,希望能够推动崇明生态教育综合改革,提升生态教育水平。会上,华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的专家、崇明相关学校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发言。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