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水稻机械化播栽比例将达60%

产生日期:2016-05-24 01:59      来源: 东方城乡报

2016年,本市水稻生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工作主线,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为抓手,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优良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减少面源污染,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等方面协调均衡发展。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上海市“三夏”生产现场会上获悉,今年市郊水稻种植面积预计在140万亩以上,杂交稻和早熟优质常规稻新品种种植面积将稳步提升。上海将进一步加大机械化种植推广力度,力争水稻机械化播栽比例达到60%,播栽总面积达到90万亩。

本报讯 初夏时节,大田里的麦子油菜已经成熟,市郊农民正抓紧时间进行收割、归仓,紧接着将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水稻种植。5月19日,2016上海“三夏”生产现场会在金山工业区召开。在一片直播示范田前,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缓缓启动,开沟、起垄、播种同步进行,这种机器适用于常规品种的机械种植,每小时作业面积在6亩以上。另一边,埋茬耕整机在水田里灵活地进行埋茬、平整、起浆作业,而一旁的反转灭茬旋耕机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将碎土、平整等环节一气呵成,完成了绿肥茬耕地和麦茬田的秸秆全量还田。今年,本市农机机械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在数量、结构、动力保证方面均有所提高,为全面开展“三夏”作业“保驾护航”。

眼下,气候多变雨水较多,本市“三夏”工作面临农业生态保护压力大、农业新技术推广任务艰巨、粮食烘干房和农机库房等需求增大等问题。对此,各级农业部门已牢固树立抗灾意识,抓紧制定“三夏”工作应急预案,以“抢”字当头,合理调配农机,提高作业效率。据悉,今年市郊水稻种植面积预计在140万亩以上,其中小麦茬稻、油菜茬稻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绿肥茬稻、冬耕休闲田及大麦茬稻种植面积约90万亩,早茬口与晚茬口面积比例接近1.8:1,预计常规稻种植面积90万亩,其中早中熟品种26万亩左右,杂交稻面积50万亩左右,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种植方式上,预计机穴直播面积比往年有所上升。

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出席生产现场会并讲话。他强调,“三夏”工作要抓好两个重点:第一,要调节好水稻种植结构。加快早熟品种的宣传推广有利于农机合理调配,也能大幅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殷欧指出,希望今年地产的早熟大米能在东北大米上市前抢占市场,让上海市民第一时间吃到上海的新大米。第二,要加快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这是“补短板”。今年的重点是继续扩大机械穴直播面积,让农机农艺有机结合,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等方面均衡发展。殷欧强调,“三夏”工作还有两个需要关注的地方:一是关注农民“卖粮难”问题;二是关注农机改装。鼓励农民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农机“升级换代”,各级农业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尤其要注意农机安全。殷欧表示,机手的培训、本市40个水稻高产示范点的建设,以及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都是接下来的重点,“三夏”工作要“立足于早、立足于抢、立足于防”,各级农业部门应加强巡查,抓好秸秆禁烧工作,落实协调服务,使农机、烘干设备等实现合理调配。

记者 欧阳蕾昵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