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盔甲涂白漆,植物过冬各有招

产生日期:2015-12-11 02:29      来源: 解放日报

 

园艺专家:本土植物外来物种都已适应上海气候

近来,上海开启降温模式。一些没有活动能力的植物,有的休眠,有的“穿衣”,有的则住进温室。

松树、柏树等热衷“休眠过冬”。园艺专家告诉记者,常绿树一般采用“穿甲戴盔”过冬。例如,松柏会在树皮和叶表面分泌一层蜡质,既可防寒,又可防止自身水分蒸发。

落叶树则会迅速产生“冬眠素”,抑制自身生长,并在叶柄下部组织内产生离层细胞,使叶片很快脱落减少养分消耗。

此外,一年生的植物虽然地上部分枯死,但种子不怕寒冷,在泥土中顺利过冬后,第二年春天又会长成新的植株。还有些多年生的植物,像菊花、玉簪、萱草、荷花等,虽然地上部分枯萎,但依靠地下茎和根依然可以顺利过冬。

经过园艺专家的巧手呵护,还有些植物穿上各式各样的衣服过冬。对露地乔木类,主要采取树干绕草绳或刷白的办法。到了冬天,园林工人给大树的树干涂上一种白色涂料,这种名为氢氧化钙溶剂的物质遇上二氧化碳后就变成碳酸钙,形成防寒保护层,能够起到杀菌防虫的作用。对苏铁、棕榈、加拿列海枣等不耐寒植物,园林工人则会将其树叶扎在一起,给它们穿上用麻布、草帘等做成的外衣,提升抗寒能力。

市民家中种植的花卉,主要分耐寒和惧寒两类。月季、杜鹃、桂花、铁树等属耐寒型植物,即使温度低一些,也可安然过冬。米兰、吊兰、发财树等惧寒植物,则须注意保暖。扶桑、一品红、秋海棠、茉莉、龟背竹等花木,在气温低至10℃时就应移入室内;吊兰、文竹、橡皮树等,在气温低至5℃时也要移入房间。

而在各个植物园里,热带植物会被及时搬进温室,里面的最低温度在10℃以上,为的是让它们像生活在热带家乡一样,舒舒服服。

园艺专家指出,申城的公园绿地中,本土植物和绝大多数引进的外来物种,都具抵抗严寒的自我调节机制,基本适应上海气候。

记者 黄勇娣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