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也有"纪委" 金山工业区高楼村率先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产生日期:2013-11-01 01:41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11月1日消息:昨天,在金山工业区高楼村,一块村民还不太熟悉的牌子——“村务监督委员会”被挂到了村委会办公楼门口。据介绍,这个在全市率先成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集党务、村务、财务监督为一身,将成为“村两委”之外、加强村级民主监督的“第三驾马车”。
“咱们村里也有了‘小纪委’。今后村里想用钱、想征地?必须要过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关。”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陆仁连告诉记者,特别是高楼村的财务支出,不仅要村支书和村主任签字,还要在村监委会审核和公示后,由村监委会5位成员共同签章方可入账。昨天,村民代表还正式向监委会授章。以后,5位成员将每人各执图章的一角,只有当他们全部到场并认可,才能一同签章通过。
据了解,高楼村共有2852位村民,是金山工业区的经济薄弱村。该村曾经出现过不少群众对村干部有意见、对财务状况不信任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务运行缺乏透明度、民主监督不够完善,村干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结果自然很难让群众信服。针对这些情况,金山工业区党工委借鉴外部经验,在高楼村新一届“两委”班子调整后,于今年7月起试点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探索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工作。
陆仁连等5位监委会成员,均是在群众中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同志。他们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做到了“不内定、不指派、不任命”。而且,根据规定,监委会成员不得由村干部兼任,哪怕是村干部的近亲亲属也不可以。
7月试点以来,陆仁连等人首先忙于“建章立制”。记者采访时,老陆拿出了一摞材料,包括《监督情况月报表》、《村群众诉求、意见、建议登记表》、《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会议记录本》等册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小纪委”的工作进展。试点以来,监委会已对200余张146万元的财务发票进行了审核和公开。
“除了村级三资管理,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村务公开、工程建设项目和村干部勤政廉政等事项,都是监委会监督的重点。”金山工业区纪工委书记陆文君说,农村监委会的成立,让广大群众真正有了参与监督村干部权力运行的渠道,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切实做到“为民、清廉、务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在基层落到实处。
“怕不怕村干部给你们穿小鞋,进而不敢监督?”记者向陆仁连等人提出了疑问。老陆连连摆手:“不会。我们不拿村里的一分工资。工时补贴是工业区纪工委发的,年底要对我们考核,监督不好还会被批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