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田山歌进入学校兴趣班并已申请国家"非遗"

产生日期:2013-10-31 04:56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10月31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一身雨水一身汗……哎嗨嗨嗨呀呜呀嗬嗬嗬嗬嗬嗬嗨呀。秋天来收……嗬嗬嗬嗬嗬……收回唷万担粮哎嗨嗨……”近日,在金山区金山卫镇张桥村的一片稻田里,一群正在收割水稻的农民正唱着当地的田山歌,表达丰收的喜悦。而田埂上30多位来此采风的申城音乐家正在认真倾听,并不时与唱歌的农民攀谈、交流。一度被人遗忘的金山卫田山歌重新在金山卫的田间地头、居民广场上活跃起来,现在正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年,金山卫镇正式启动田山歌抢救保护计划。王海忠曾在镇里当过10多年的文化站站长,对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间艺人比较了解。于是,他和一批文艺工作者共同承担起了挖掘、整理田山歌的任务。王海忠几次三番前往“歌王”王阿根家中采访。这位已90多岁的“歌王”常常带着一帮80多岁的徒弟,前往附近村庄的老茶馆去喝茶、唱田山歌。他唱的曲目都是传统田山歌,如《塔花经》,用12个月讲述了种棉花的种种情形,写实而活泼有趣,因而能够引起昔日农民的共鸣。王海忠请他重唱了20多首田山歌的传统曲目,并请专业人士在现场录音、录像。

  2012年3月,金山卫镇通过发掘史料,走访民间老艺人,整理出了一批田山歌曲目,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编排了一台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序,反映江南农耕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田山歌韵·金山卫》,于12月22日在大宁剧场成功上演。今年9月,金山卫田山歌被列入了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现在已经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争取让金山卫镇中小学生都能接触到田山歌。”金山卫镇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暑假开始,田山歌内容已经编写了乡土教材,并进入该镇中小学兴趣班。

  现在,您只需在微信上加“新闻晨报”为好友(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直接搜索“shxwcb”添加),随后发送“山歌”二字,便可听到金山卫镇的田山歌。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